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蒙阴县

蒙阴县

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十五里大城子。县在蒙山之北,因名。东汉省。三国魏复置,属东莞郡。移治今蒙阴县东南十里公家城。西晋属琅邪郡。南朝宋废。东魏复置,北齐废。元皇庆二年 (1313) 复置,属莒州。治所在新寨镇(今山东蒙阴县)。明属青州府。清属沂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改属琅玡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


在山东省中部。属临沂市。面积1602平方千米。人口53万。辖9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蒙阴镇。西汉于蒙邑(今崔家城子)置蒙阴县,治今县西南,属泰山郡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《禹贡》蒙山在西南”,县在蒙山之北,故名蒙阴。又置卢县,治今故县,属城阳国。东汉二县俱废。三国魏复置蒙阴县,属东莞郡。晋末废。北魏于故蒙阴县东置新泰县,属南青州东安郡。东魏改为蒙阴县。北齐省。皇庆二年(1313年)复置蒙阴县,治即今县城,属莒州。明属青州府。清属沂州府。1914年属济宁道,1925年改属琅邪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40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。1941年属鲁中行政区沂蒙专区。1950年属沂水专区。1953年属临沂专区。1967年属临沂地区。1994年属临沂市。地处沂蒙山区腹地,有蒙山、新甫山。境内山岭连绵,沟壑纵横,是纯山区。蒙山横亘县境南部,天蒙顶最高,海拔1108.3米。县境北部,自然奇观——崮,星罗棋布,素有“蒙阴、沂水七十二崮”之称。梓河、东汶河、蒙河三大水系分别流经北部、中部和东南部。有山东省第二大水库云蒙湖(岸堤水库)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甘薯、黄烟等,其中黄烟为山东省优质产品。野生药材资源丰富,有150科552种。著名土特产有“绺子烟”、孟良崮酱菜、板栗、金银花、山蝎、酸枣仁等。蒙山全蝎闻名全国,是全国酸枣生产基地县。矿产有金刚石、金、煤、石灰石、耐火黏土、石英、钾长石、蛭石、花岗石、麦饭石等。有纺织、酿造、水泥、机械、化工、食品、印刷、抽纱等工业。境内有石兖、沂蒙等六条干线公路。名胜古迹有蒙山森林公园、孟良崮、云蒙湖和杏山、长山溶洞,以及南北岱崮等。有蒙阴山仙人洞、中山寺、汶溪公园等名胜,还有东汉天文学家刘洪故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马铺

    在今湖南长沙市南。清咸丰二年(1852)七月二十七日,太平军萧朝贵部进至石马铺,清总兵福诚、副将尹培立率军千余,仓猝拒战,败死。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南。清咸丰二年(1852年)七月,太平军萧朝贵部进至石马

  • 苗亭

    即春秋时苗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濝水 “历轵关南,径苗亭西,亭故周之苗邑也”。

  • 三茅镇

    又名三茅菴镇。即今江苏扬中市治三茅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丹徒县图:东北有三茅庵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扬中县治三茅镇。在江苏省扬中市中北部、三茅大港两岸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9

  • 那马堡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上思县东。

  • 疏附县

    清光绪八年 (1882) 置,属疏勒州。治所在喀什噶尔回城 (今新疆喀什市)。二十八年 (1902)属疏勒府。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。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。后直属新疆省。1955年徙治托库扎克巴

  • 静州

    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龙平县 (今广西昭平县)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地。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富州。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清化县

  • 忻窑支线

    从山西忻县(今忻州市)经河边村(今定襄县东北河边镇)至甲子湾,再至窑头煤矿。全长61公里。为同蒲铁路支线。1934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今称忻河线。

  • 蛇山

    ①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辽州有蛇山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76新民县: 蛇山在 “城东少北九十里,分为二,东西对峙。因蛇类繁殖,故名”。②在今辽宁黑山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

  • 崇平陵

    东晋康帝司马岳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西南麓。《元和志》 卷25上元县: 康帝岳崇平陵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蒋山西南”。

  • 保定路

    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顺天路置,治所在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,潴龙河、唐河、拒马河之间及定兴、高碑店、雄县、深泽、深州、辛集等县市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改为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