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葛公镇

葛公镇

明属建德县,即今安徽东至县东平原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建德县 “永丰镇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云,东有葛公镇。”


在安徽省东至县东部、留山东麓。面积13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葛公,人口860。相传西晋葛洪曾在此修道炼丹,人称葛公,以此得名。1958年成立葛公公社,1972年改为葛公区。1992年撤区设平原乡,翌年改置葛公镇。主产稻、棉花。有制茶、木材加工等厂。为祁门红茶重要产地。盛产茶叶、板栗、油桐、生漆等。大查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阳城

    即浊鹿城。在今河南修武县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汲郡北修武县: “治清阳城。” 即此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馆陶县城北部。属路桥乡。人口1450。汉代清渊县故址,后废为村,俗称清阳城。产小米、小麦、棉花等。

  • 上保镇

   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北上堡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崇义县:上保镇在“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本上犹县之过步镇巡司,正德十四年,王守仁以上保、石溪、烂泥坑路通郴、桂,奏请徙置,改今名”。

  • 六辅渠

    又名辅渠、六渠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在左内史兒宽主持下,于郑国渠上游南岸开凿六道小渠,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。约起自今陕西淳化县西南,至泾阳县西北云阳镇北。唐元和中尚有存留。又称六渠、辅

  • 河东汛

    清置,属越嶲营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越西河东岸河东乡。设把总驻守。

  • 新池村

    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新池乡。清光绪 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 郃阳县: 南乡大村有新池村。

  • 当为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连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通城镇

    唐元和五年 (810) 改锡山镇置,属唐年县。即今湖北通城县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改置通城县。南宋绍兴五年 (1135) 复为镇,属崇阳县。十七年 (1147) 复为通城县。古镇名。唐元和中置

  • 拉卜楞镇

    即今甘肃夏河县治。因拉卜楞寺而得名。1926年于此设拉卜楞设治局。1928年改置夏河县。在甘肃省夏河县西部、大夏河上游两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62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,有汉、藏、回等族。“拉卜楞”

  • 唅口

    亦名含口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 洮水 “东径大岭下,西流出谓之唅口,又西合津水”。

  • 十三省

    明初袭元制,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。至永乐十一年(1413)有十三布政使司,故又称十三省。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。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