萦山
在今广西平乐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7平乐县: “萦山在县南一十里。山有木客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163平乐县: “木客,郭仲产 《湘州记》: 平乐县萦山多曲竹,有木客形似小儿,歌哭行坐衣服不异于人,而能隐形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84平乐府: 萦山 “山势萦回曲折,上有九峰,曰: 高岩、羊栏、月岩、兜鍪、马鞍、跨镫、石旗、石剑、丫髻。险不可陟”。
在今广西平乐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7平乐县: “萦山在县南一十里。山有木客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163平乐县: “木客,郭仲产 《湘州记》: 平乐县萦山多曲竹,有木客形似小儿,歌哭行坐衣服不异于人,而能隐形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84平乐府: 萦山 “山势萦回曲折,上有九峰,曰: 高岩、羊栏、月岩、兜鍪、马鞍、跨镫、石旗、石剑、丫髻。险不可陟”。
唐至德二年(757)改雍县置,与天兴县同为凤翔府治。治所即今陕西凤翔县。宝应元年(762)省入天兴县。金大定十九年(1179)复改天兴县为凤翔县,仍为凤翔府治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
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。清光绪 《畿辅通志》 卷65: 香炉山 “在独石口东南一百八十里。产铝锡”。②在今福建连江县北四十里云居山之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香炉山 “道书以为第七十一福地。有峰曰章
1946年改巩乃斯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新源县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。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。面积9000平方千米。人口29.7万,其中哈萨克族11.87万。辖5镇、5乡和6农牧场,县人民政府驻新
①唐贞观十四年(640)改高昌国交河郡置,属西州。治所在交河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)。《元和志》卷40交河县:交河“出县北天山,水分流于城下,因以为名”。贞元中陷入吐番。②金大定七年(1
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《隋书·刘元进传》:大业九年 (613) 刘元进作乱,王世充败元进于吴,“坑之于黄亭涧,死者三万人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长洲县 “横山” 下: “黄亭涧长数里,深阔数丈。”在
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心山。唐代称龙驹岛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 魁孙拖罗海山 “在青海中,峰峦纯白,上有小庙,庙内番僧于冰合时,出取一年之粮入居焉”。
即月儿灭怯土。在今蒙古国哈剌和林东南山区。为元太宗窝阔台夏季驻地。又称月儿灭恄工。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东南山区。元太宗窝阔台汗夏宫所在地。
即九稚。又作九离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之朱盖。《梁书·诸夷·中天竺国》: “从扶南发投拘利口,循海大湾中正西北入历湾边数国,可一年余到天竺江口,逆水行七千里乃至焉。” 宋郑樵 《通志》 卷 198
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唐帽山 “在海城县东南界,相近有弟兄山”。咸丰 《岫岩志略》 卷4: 唐帽山在 “城北一百二十里。地名阳喇峪,山势北向,岩谷幽邃,山顶高凸如布帻,
亦作望苍坝。即今四川旺苍县。1941年于此设旺苍设治局,1945年改为旺苍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