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营盘镇

营盘镇

①即今辽宁抚顺县东北五十五里营盘村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兴京图: 东北有营盘。民国熊知白 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辽宁省抚顺县:“县属营盘,距县市东八十里,新宾县西北七十里,位于苏子河与浑河之合流点。”

②在今辽宁葫芦岛市附近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北宁铁路图: 连山站北有营盘站。


(1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西南部,南濒北部湾。面积105平方千米。人口5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营盘街,人口4030。此地清时为清军右营把总专防地盘,故名。1950年分属婆围、白龙乡,1958年属南康公社,1959年设营盘公社。1984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产稻、薯类和鱼、虾、珍珠等海产品。所产“南珠”称著。有海产加工、陶器、爆竹、船舶修造等厂。有公路接北海—铁山港公路。(2)在贵州省普定县西部、三岔河南岸。面积92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营盘村,人口5810。为元习安州故地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置西堡长官司,清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废。1932年置熙和镇,后改大河乡。1953年分置营盘镇及煤洞、那贝、腾家乡。1958年建马场公社。1984年置营盘镇。1991年大窑、绿林、煤洞三乡并入。产稻、玉米、马铃薯、油菜籽、烤烟、柑橘、梨等。有煤矿。为县西部农贸集市和物资集散地。普六公路经此。(3)在云南省凤庆县西南部。面积367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营盘,人口4580。清乾隆年间建圩。旧名锡腊,彝语意为“牛筋树木多的地方”。清曾在此驻兵,俗名营盘街。1950年为凤庆县六区。1962年为营盘区,1969年改公社,1984年为区,1988年置镇。地处勐统河丘陵缓坡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花生、甘蔗、烤烟、核桃、杧果、菠萝等。有煤矿及制糖、农机修理、砖瓦、副食品加工等厂。为县境南部较大集市。有公路接保云公路。(4)在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南部偏西。面积560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营盘,人口 4000。 因清末曾驻兵,故名营盘街。1912年于此设怒俅殖边总局。1913年由丽江析出置兰坪县。1919年为第三区。1940年为营盘镇、石宝乡。1947年曾为碧江设治局驻地。1950年与拉井、金顶合并为第一区。1958年为营盘公社。1964年与兔峨并为一个区,1983年为营盘区,1988年置镇。地处澜沧江沿岸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豆类、油菜籽、薯类、烟叶等。境内铜矿资源丰富,有铜矿选厂及水电站。为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剑六公路经此。西面澜沧江上有铁索吊桥,古为内地与怒江流域重要交通要道。古迹有杨玉科故居及坟茔、沧江书院。(5)在陕西省柞水县西北部。面积321平方千米。人口8940。镇人民政府驻营盘街,人口1020。相传一女将在此扎营,故名。1996年龙潭、药王二乡合并设营盘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,盛产核桃、生漆、板栗。有金、铜、磁铁矿。有木器工艺厂。有公路通县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浪藏寺

    亦作浪庄寺。在今四川得荣县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宣统三年 (1911) 二月,“ (赵) 尔丰以巴塘所属之得荣浪藏寺数年不服,派兵攻克之,设得荣委员”。

  • 两当驿

   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三十五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7凤州:两当驿“两当县东抵京都,西抵益州,皆三十六程,故曰两当”。

  • 柏崖山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五十里蓼坞西北。东魏侯景筑城于山上。唐咸亨四年 (673) 置柏崖县及柏崖仓于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。南北朝时侯景筑城于山上。唐咸亨四年(673年)于此建柏崖仓。

  • 七山砦

    俗名栖山圩。即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栖山镇。清乾隆四十六年(1781)沛县城被水冲没,迁治于此。咸丰元年(1851)又陷于水,迁治夏镇(今山东微山县)。十一年(1861)还治今沛县,于此旧城南关筑土垣为

  • 官车镇

    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沁州》: 官车镇 “在沁源县东北四十里。有堡”。

  • 南薇滩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奥援暗沙西南约22海里。为一环形暗滩,滩内有蓬勃堡礁、金盾暗沙、奥南暗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来福门滩。1947年改名南薇滩。

  • 艾城河

    即潩水中下游。在今河南许昌、临颍、西华等市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一》:艾城河“即潩水, 自州东秋湖分流, 以临颍县东北, 又东南入陈州府西华县界。曹魏屯田时,邓艾所引河也”。

  • 西龛山

    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之西华山腰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7巴州:西龛“在城西二里。盖郡治之主山”。旧有西龛寺, 已圯,今存摩岩造像五十九龛,一千九百余躯。多隋、唐时代作品。有五代前蜀永平元年(911)院主僧傅芝

  • 罗猴山

    一作罗山。 在今湖北房县西。 《明史·左良玉传》: 崇祯十二年 (1639),良玉追张献忠 “逾房县八十里,至罗猴山,军乏食。……良玉大败奔还”。又 《张献忠传》: 左良玉追击张献忠,

  • 苏克特伊卡伦

    清雍正五年(1727)设,在今俄罗斯境博尔集亚东南。何秋涛《朔方备乘》卷10《北徼喀伦考》作“苏克特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