莋确山
又名苲㟧山、 鹤阜山。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。《越绝书》 卷2 《越绝外传记吴地传》: “莋确山,故为鹤阜山,禹游天下,引湖中柯山置之鹤阜,更名莋确。”
又名苲㟧山、 鹤阜山。 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。《越绝书》 卷2 《越绝外传记吴地传》: “莋确山,故为鹤阜山,禹游天下,引湖中柯山置之鹤阜,更名莋确。”
①唐开元四年 (716) 改蒲城县置,属京兆府。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。以奉祀睿宗陵墓,故名。天祐三年 (906) 改属同州。五代唐还属雍州。后周属京兆府。北宋初属同州,开宝四年 (971) 复名蒲城县。
东汉改僮县置,属下邳国。治所在今安徽泗县东北骆庙乡潼城村。三国魏复改僮县。
在今河南确山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汝宁府》: 南泉寺 “在确山县西五十里。寺中多植牡丹,俗又呼牡丹寺”。
又作崿岭、鄂坂、崿岅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,为洛阳东南门户。《元和志》 卷5缑氏县: “鄂岭坂,在县东南三十七里。《晋八王故事》 曰: ‘范阳王保于鄂坂。’ 后于其上置关。”
即五丈河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)改名。西起今河南开封市,东经今兰考县北,折东北经山东定陶县至巨野县西北入梁山泊,下接济水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广济河导菏水。自开封历陈留、曹、济、郓,其广五丈, 岁漕上
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东南隅。石赵时为王室宴游之所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邺城“东城上石氏立东明观”。又《水经·洹水注》:“洹水又东枝津出焉,东北流径邺城南,谓之新河,又东分为二水,一水北径东明观
即达孜宗。治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。
元代对今西藏译名。乌思即前藏,藏即后藏,纳里速古鲁孙即阿里三部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》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。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安海县(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。一说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)。贞观二年(628)废。上元二年(675)复置,改名为陆州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安海县(今越南广宁省芒街
清置,属大鹏营。在今香港九龙西深水埗。有把总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