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荆门山

荆门山

①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四十四里长江南岸,与北岸虎牙山相对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 建武九年 (33),“公孙述遣将田戎、任满据荆门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东历荆门、虎牙之间。荆门在南,上合下开,暗彻山南,有门像; 虎牙山在北,石壁色红,间有白文类牙形,并以物像受名。此二山,楚之西塞也。”

②在今湖北荆门市南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8荆门军: 荆门山,“ 《荆南图副》: 上合下空,有若门像”。


又称郢门山。在湖北省宜都市与宜昌市交界处。北临长江,隔江与虎牙山相对。属武陵山余脉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最高点海拔175米。临江一侧山势陡峭,陡壁绵延2千米。有古荆门城遗址和仙人桥、仙人洞等名胜。唐李白有《渡荆门送别》、陈子昂有《度荆门望楚》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波罗江

    ①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南海神庙南珠江下游段,因南海神庙俗称波罗庙而名。唐韩愈《南海神广利王庙碑》: “扶胥之口,黄木之湾”,即此。②即今广西容县东南之杨梅河。《清一统志·梧州府》: 波罗江 “在容

  • 上塔市

    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北九十一里冬塔乡。明隆庆《岳州府志》称上塌市,清演变为上塔市。

  • 绍庆路

    即绍庆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。《元史·英宗纪》: 延祐七年 (1320),“绍庆路洞蛮为寇,命四川行省捕之”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升绍庆府为路,治彭水县(今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

  • 白荆山

   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二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蕲水县“板石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西南二十二里有白荆山,与县南二十里之阇黎山对峙,县境之水多经其下。”

  • 恕州

    唐永徽二年 (651) 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贞昌县

    即浈昌县。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3南雄州:昌水“贞、昌二水合流,故县曰真昌。后以国讳改曰保昌”。

  • 竹寨山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镇溪千户所“崇山”条下:“又竹寨山, 亦在所(今吉首市)西。山高多竹,蛮僚尝结二寨于山上。”

  • 道士洑

    即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大冶县: 西塞山砦 “在西塞山北,即道士洑也。《志》 云,自县北二十里牛马隘山连延为章山,自章山以至县东九十里道士洑,脉皆相接。唐曹王皋攻淮西尝结砦于此

  • 鱼水

    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南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鱼水 “水出北平县西南鱼山,山石若巨鱼,水发其下,故世俗以物色名川,又东流注于蒲水,又东入濡”。

  • 杨巷镇

    亦作杨港镇。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北杨巷镇。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)县丞曾移驻于此。在江苏省宜兴市西北部、北溪河两岸。面积39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巷,人口 5600。原名杨港,因姓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