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荆溪

荆溪

①即今江苏宜兴市南之南溪。《元和志》 卷25常州义兴县: “荆溪,是周处斩蛟处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92谓荆溪为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之中江。

②在今浙江乐清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乐清县: 荆溪 “在县西北百里。《志》 云: 由县西北出仙居,荆溪为之孔道。嘉靖三十五年,倭贼由此犯仙居”。

③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: “荆溪者,以其出荆山,因名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1长兴县: 荆溪 “在县西南四十里。源出江南宜兴县之荆南山,合诸山溪之水,流经县境,又东南注于苕溪”。

④即今陕西蓝田县西北之长水,至长安县境入浐水。《两京道里记》: “荆溪本名长水,后秦姚兴避讳改焉。”


(1)古水名。又名长水。源自今陕西省蓝田西,北流至西安市东汇入浐水。唐王维《山中》诗:“荆溪白石出,天寒红叶稀。”(2)今河名。古称中江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荆溪以近荆南山得名。”在江苏省南部。上游胥溪河,源自高淳县东坝,汇集大茅山以东和苏、浙、皖边境界岭北坡诸水,经溧阳市东流,到宜兴市大埔附近入太湖。为太湖主要补给水源之一。长42千米,流域面积 2078 平方千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修仁堡

    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南修仁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南雄府保昌县 “叶田口” 条: 修仁堡 “在府南……江防巡哨处也”。清置,即今广东省南雄市西南修仁。为江防哨所。

  • 高冢戍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。《水经·获水注》:“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,山阴有楚元王冢,上圆下方,累石为之,高十余丈,广百许步。” 魏置戍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天监五年 (506),“张惠绍与假徐州刺史宋黑水

  • 黄冈溪

   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黄冈河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黄冈溪 “有三源,合流入海。《通志》: 一自九峻山发源曰东溪,南流五十里,至县 (今三饶镇) 东北河门山; 一自桃源山发源曰北溪,东流二十里,绕县北城隍

  • 紫溪洞

    在今浙江宁海县北紫溪乡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台州: 紫溪洞 “在宁海县西北四十里。地幽阻,仅线路。唐宝应元年袁晁据浙东,河南副元帅李光弼击斩之。晁弟瑛从五百骑遁入洞中,光弼驻兵洞口,绝其粮道,其徒竟饿死

  • 芮州

    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芮城县(今山西芮城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、平陆二县地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

  • 流溪县

    唐开耀元年 (681) 置,属果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九十里金风镇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 省入南充县。南宋绍兴二十七年 (1157) 复置。宝庆三年 (1227) 属顺庆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

  • 韭河

    即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高格斯台郭勒。《清一统志·阿巴噶部》: 韭河 “在右翼东南四十里。蒙古名郭和苏台,自阿巴哈纳尔流入境,经色几库山,西北入白海子”。

  • 牙前县

    1945年初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牟平、海阳、栖霞三县地析置,治桃村(今山东栖霞市东南桃村)。因位于牙山之南,故名。1950年1月撤销,并入海阳、栖东、乳山、牟平等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。19

  • 顺义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羁縻顺州置,治所在宾义县 (今北京城西南)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顺州。

  • 洪杜县

    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黔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龚滩镇北十八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洪杜县: “因县东一里洪杜山为名。”贞观三年 (629) 移治洪杜溪,麟德二年 (665) 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