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额门
一作英峨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二》: 英峨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南,有英峨口城,南至兴京边界十五里。又南至兴京边门二百十里”。
一作英峨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二》: 英峨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南,有英峨口城,南至兴京边界十五里。又南至兴京边门二百十里”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城西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新城有晋甲仗楼,谢安建。”唐张籍有诗。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长兴三年(932),董璋克汉州,孟知祥将兵赴援,“至弥牟镇,赵廷隐陈于镇北,甲申迟明,廷隐陈于鸡踪桥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新都县:鸡踪桥“在县北三
唐开元元年 (713) 改雍州置,治所在长安、万年二县 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,乾县以东,铜川市以南,渭南市以西地。其后屡有伸缩。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以后为关内道、京畿道治。五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乌蒙府。治所在今云南大关县北十六里雄魁垴。民国《大关县地志》:“大关以有险可守,关寨重垒,故名。”雍正八年(1730)属昭通府,迁治翠华山(今大关县翠华镇老城)。十一年(1
宋元时置,在今江西都昌县东二十五里。明初废。宋元置,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。明初废。
亦作牂牁或牱牱。先秦西南夷国名。在今贵州省东境。《管子·小匡篇》: “桓公曰: 乘车之会三,兵车之会六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……南至吴、越、 巴、 牂柯、 、 大庾、 雕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。东汉末曹操筑于邺城内西北隅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东汉建安十五年(210),“作铜雀台”。十八年,“作金虎台”。其后又筑冰井台,故称三台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(邺)城之
即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三十八里苟堂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3: 咸丰七年 (1857) 十一月,“马队追贼至密县之苟堂集”。
亦作白浒镇。在今湖北鄂城市西北九十里白浒镇村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安徽省庐江县东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裴岗,人口 3890。1992年由裴岗、邓湖二乡合并置镇。濒临黄陂湖,盛产稻
今蒙古国西南之翁金河。源出前杭爱省阿尔拜雷西北,东南流至中戈壁省赛尔阿博东南入沙漠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征和二年 (前91),御史大夫商丘将三万余人出西河攻匈奴,“至追邪径无所见,还。……至蒲奴水,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