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额岭
在今吉林龙井市西北、和龙县北界上,为长白山脉东支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9: “英莪,(满语) 野葡萄也。与英额同。”
满语意为“长李子的山”。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、龙井、和龙三县市交界处。属长白山脉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东北接老爷岭。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。同名主峰海拔 1190 米。图们江与松花江上游的分水岭。中段天宝山富铅锌矿。
在今吉林龙井市西北、和龙县北界上,为长白山脉东支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9: “英莪,(满语) 野葡萄也。与英额同。”
满语意为“长李子的山”。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、龙井、和龙三县市交界处。属长白山脉。东北—西南走向,东北接老爷岭。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。同名主峰海拔 1190 米。图们江与松花江上游的分水岭。中段天宝山富铅锌矿。
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平邑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哀公八年(前487):“吴师克东阳而进,舍于五梧。”又,哀公二十五年(前470),“公至自越,季康子、孟武伯逆于五梧”, 皆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平
①又名汝水。古名旴江。即今江西东部抚河。源出广昌县南驿前镇,北流经临川市到王家洲分为两支: 主流在余干县康山附近入鄱阳湖,另一支到南昌市入赣江。《清一统志 · 南昌府一》: 武阳水 “在南昌县东。自抚
唐久视初置,属羁縻高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高县东南六十里龙背山。后废。
又作匈河水。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拜德拉格河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从票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,至匈奴河水, 皆不见匈奴一人而还。”古水名。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拜德拉格河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汉元鼎六年(
①在今湖北蒲圻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 黄葛山 “在蒲圻县东三十五里。上有黄柘湖,盈涸无定。《县志》: 葛洪遍游名山,至蒲圻丫髻山,距山十余里,复有山对峙,因栖其上。昔有黄真人居此,人遂称为黄山
在今湖北襄樊市南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 南齐永元三年 (501),“高祖发襄阳,留弟伟守襄阳城,总州府事,弟憺守垒城”。《资治通鉴》 胡注: “垒城者,筑垒附近大城,犹今堡寨也。”
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福康县 (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宁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东南部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一作常。春秋鲁邑,后属齐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。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 “居常与许。” 郑玄注: “常或作尝,在薛之旁。春秋鲁庄公三十一年,筑台于薛,是与周公有尝邑许。” 又 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 《索隐
春秋时莒邑。在今山东莒县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三年(前550),“齐侯还自晋,不入,遂袭莒。门于且于,伤股而退。明日,将复战,期于寿舒。杞殖、华还载甲,夜入且于之隧,宿于莒郊”。杜注:“且于,莒邑。”
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一百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懋功屯务厅》:万里城在屯务“厅北一百七十里。为抚边屯通崇化屯之间道,连山如城,故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