芭州
元初置,属太原路。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北。至元二年(1265)废。
元初置,属太原路。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北。至元二年(1265)废。
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部吉打。《隋书·南蛮传》:“赤土国,扶南之别种也。在南海中,水行百余日而达其都。土色多赤, 因以为号。”
①一名零水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,合灵溪水,水无泉源,上承散水,合成大溪,南流注江。”《晋书·刘毅传》:桓玄死后,“桓振、桓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”。
清雍正五年 (1727) 置,属镇沅府。治所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五十四里恩乐镇。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属镇沅直隶州,。道光二十年 (1840) 废入镇沅直隶厅。古县名。清雍正五
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吕县有茱萸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5徐州彭城县: “茱萸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,俗谓之采药山……出茱萸、麦门冬。《本草》: 山茱萸出东海承县。此山昔隶承县。”古山名。在今
明置,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西南双山堡。明《万历武功录》卷11《阿台阿革列传》:“(阿革)与酋长讨花,拥一百六十余骑,从三山寨堡双山台入, ……汉出兵追逐。”即此。
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西江北岸沙口村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南海图表:沙口汛有把总驻防。
西晋太康元年(280)以安城县改名,属安成郡。治所在今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。隋开皇中省入安成县,开皇十八年(598)改安成县为安复县,属庐陵郡。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)为颍州治,七
即今广东化州市北丽岗镇。明万历《高州府志》卷1:化州有尖岗墟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化州:尖冈墟在“州北三十里”。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保州:“东至维州风流镇四十五里也。”
在今宁夏固原县南瓦亭村附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华亭县:“西北有瓦亭山,有瓦亭关巡检司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一》:“《府志》,高山盆西北曰大盘山,其东曰瓦亭山,瓦亭东二十里即弹筝峡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