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胶州

胶州

①北魏永安二年 (529) 置,治所在东武县(今山东诸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诸城、高密、安丘、胶州、胶南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名密州。

②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,属益都路。治所在胶西县 (今山东胶州市)。辖胶西、即墨、高密三县。明洪武初,以州治胶西县省入。九年 (1376) 属莱州府。清光绪三十年 (1904) 升为直隶州,属山东省。1913年改为胶县。


(1)北魏永安二年(529年)析青州置,治东武县(今山东诸城市)。因境有胶水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以西,汶河、潍河以东地区。隋开皇五年(585年)改为密州。(2)蒙古太祖二十二年(1227年)置,治胶西县(今山东胶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即墨、青岛、胶州、高密等市地。明洪武初省胶西县入州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省州为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住山

    在今浙江兰溪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兰溪市: 南住山在 “县南十五里。祝穆云: 其山自闽中迤逦而来,至此截然而住,因名”。

  • 尤凤站

    元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通远堡镇。明废。

  • 三关

    ①三国蜀汉阳平关(今陕西宁羌县西北)、江关(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)、白水关(今四川青川县东北)的总称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邵传》:“近刘氏据三关之险,守重山之固,可谓金城石室。”②又称义阳三关。南北朝时黄

  • 鬲津

    《尔雅·释水》 谓 “鬲津” 为古九河之一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许商以为 “古说九河之名,有徒骇、胡苏、鬲津,今见在成平、东光、鬲界中”。认为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 (今山东平原县西北) 附近,东流入海。

  • 虎溪镇

   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北四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。面积27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虎溪场,人口 1200。相传境内小河旁山岗形状如虎饮水,取名虎溪河,后在此建场,故名。原为巴县

  • 罗辩县

    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,属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废。古县名。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陆靖。属禺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入北流县。

  • 岊山

    即��山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二十五里。

  • 铁门关

    ①明置,属迁安县。长城关口之一。在今河北迁西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铁门关 “在县西北百里,距关二里即遵化县界之李家谷口。《郡志》: 关南十五里为窟窿山,山多洞穴,高与铁门关齐”。②

  • 西原堡

    北宋元丰三年(1080)置,属河州。在今甘肃临夏县境。金废。

  • 五公城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子庄溪水“北出于子庄关,南流径五公城西,屈径其城南。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。光武帝即帝位,封为五侯,元才北平侯,益才安憙侯,显才蒲阴侯,仲子新市侯,季才为唐侯,所谓中山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