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胡卢河

胡卢河

①即今河北南部之滏阳河。五代周至宋、金为衡水、宁晋间之漳水的别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二年 (955),“契丹自晋、汉以来屡寇河北,轻骑深入,无藩篱之限,郊野之民每困杀掠。言事者称: 深、冀之间有胡卢河,横亘数百里,可浚之以限奔突。是月,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、彰信节度使韩通,将兵夫浚胡卢河”。胡三省注: “胡卢河,俗谓之葫芦河,即衡漳水。在东光县西三十里。” 又 《宋史·河渠志》: “淳化二年,从河北转运使请,自深州新砦镇开新河,导胡卢河,分为 一派,凡二百里抵常山,以通漕运。”

②唐时别称滏、漳水下游 一段 (约当今河北宁晋县至武邑县的滏阳河) 为长芦水,五代、北宋时始兼有胡卢河之称。元、明以后专称胡卢河。对漳水干流东至馆陶入卫,遂专为滏河下游。明初以后,滹沱河常南决入河,下泄河道狭窄,致使宁晋县至冀州一段河道渐潴为湖泊,称为宁晋泊。清时拓展下游河道,积水渐消。至近代又复河形,而名为滏阳河。


古水名。五代始兼称滏、漳下游一段(相当今河北宁晋县至武邑县的滏阳河)长芦水为胡卢河。时漳水干流东至馆陶县(今属河北)入卫,为滏水下游。因该河段上承大陆泽水,北有槐水等注入,故水面辽阔。周世宗曾疏浚以防契丹。元、明以后专称胡卢水。明初始,滹沱河常南决入河,又兼为大陆泽其北总水所汇,下游河道逐渐狭窄,使宁晋县至冀州市一段河道渐潴为湖泊,因主要在宁晋县境,故又称宁晋泊。清时拓展下游河道,积水渐小。至近代又复成河形,改名滏阳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通县

    1913年改伊通州置,属吉林省吉长道。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。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88年改设伊通满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伊通州改置,治伊通河(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)。1988年

  • 大沽口

    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:“大沽口,众水由此入海,即《通典》所云三会海口。”为海防要地,清于此设海口营。《畿辅通志》卷93:“大沽海口宽一百五十丈,水深一丈五尺……河口有五

  • 虎蹲山

    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外海中。宋 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18定海县: 虎蹲山在 “县东二里。屹立海口,象形而名之”。

  • 再安镇

    北宋置,属含山县。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北滁河西岸再安村。古镇名。宋置,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境。

  • 阿剌站

    元置,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北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阿母一百二十(里)阿剌(站)。”明称阿速那合站。元置,在今吉林省敦化市北。为开元路东南通往南京万户府驿站。明作阿速那合站,为纳丹府东北陆路驿站。

  • 沙溪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汉初县。在今四川武胜县西北金光乡(沙溪场)。②北宋置,属渠江县。在今四川广安县北一百二十里花桥镇。③北宋置,属永丰县。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沙溪乡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④即今江西上饶县东北沙溪镇

  • 大斛关

    在今河南沁阳市北二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6武德县:故大斛关“在县北 一百六里大行山上”。在今河南省沁阳市北,为太行山险隘处。

  • 万安堡

    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在今陕西子长县北。

  • 崇平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武定县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为武平县。②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崇安县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。寻属爱

  • 黄螂

    亦作黄琅。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黄琅镇。明万历十七年 (1589) 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