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肥水

肥水

①又名施水。即今安徽合肥市之南肥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126合肥县: “肥水出县西南八十里兰家山,东南流入巢湖。” 《梁书· 韦叡传》: “右军司马胡略等至合肥,久未能下……乃堰肥水。” 即此。

②即今安徽寿县之东肥河。源出合肥西北将军岭,北流至寿县东北两河口 (今名起台子) 入淮河。因下游流势不畅,中游已壅为瓦埠湖。《水经· 肥水》: “肥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,北过其县西,北入芍陂,又北过寿春县东,北入于淮。” 东晋太康八年 (383),谢玄等大败前秦苻坚的 “肥水之战”,即发生于此。

③即西肥水。源出今河南太康县东南,为清水河。东南流经鹿邑县西、郸城县东名肥河。又东南经今安徽亳州市南、涡阳、利辛等县之西,至凤台县西南入淮水。

④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南肥水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耒阳 “县有溪水,东出侯计山,其水清沏,冬温夏冷,西流谓之肥川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耒阳县 “耒水” 条下: “又有肥水,出侯计山,亦名溪水,下流合于耒水。”

⑤即今宁夏海原县石硖口水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肥水 “出高平县西北二百里牵条山西,东北流与若勃溪合。……又东北出峡注于高平川”。


古水名。(1)又称淝水。近代俗名东肥河。源出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将军岭,西北流入寿县境,折北流经寿县城东,又西北经八公山南入淮。东晋太元八年(383年)晋军与前秦军战于肥水,即此。近数十年来因下游流势不畅,中游遂壅潴为瓦埠湖。(2)唐以后称施水为肥水。近代俗名南肥河,又称金斗河。源出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,南流经将军岭东麓,折东南经合肥城北,又东南至施口入巢湖。其流经合肥城一段本穿行城中,明正德六年(1511年),始改道经城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仓水

    即今河南淇县之沦河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“清水又东与仓水合,水出西北方山西仓谷,谷有仓玉珉石,故名焉。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,又东南复出,俗谓之雹水。东南历坶野。……又东南入于清水。”

  • 麻车山

    又名凤凰山。在今浙江开化县城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衢州开化县 “有麻车山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衢州府》: 凤凰山 “在开化县南一里……旧有置麻车其下而去者,故西南一带一名麻车山”。

  • 大阳三渠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河南府:大阳三渠“在府南十里。旧分洛水以溉田。本一渠,后析为三:中曰中渠、北曰青渠、东曰莽渠,合名大阳”。

  • 垛庄驿

   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南五十四里垛庄镇。清康熙二年 (1663) 置驿丞,乾隆十四年 (1749) 改置巡司。在今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垛庄。清康熙二年(1663年)置驿丞,乾隆十四年(1749年)改设巡检司。

  • 狄水河

    即长星沟。相当今河北曲阳县东孟良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曲阳县“恒水”条下载:“狄水在县东三里,亦发源恒山北谷,南流至定州,入滱水。相传宋将狄青曾治漕于此,因名。今塞。”

  • 葛葛僧祗国

   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伯劳威斯群岛中之 一岛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附 “广州通海夷道”: “又西出峡,三日至葛葛僧祗国,在佛逝西北隅之别岛,国人多钞暴,乘舶者畏惮之。”

  • 舞阴县

    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古城寨。西晋属南阳国。南朝宋属南阳郡。后为西汝南、北义阳二郡治。北魏属南阳郡。孝昌中为舞阴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显冈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

  • 傅家寨

    即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二十八里傅家寨乡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 傅家砦 “在光化县境。本朝雍正八年设把总分防”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部、汉水北岸。属洪山嘴街道办事处。人口720。为原傅家寨镇人

  • 临沧观

    又名劳劳亭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十五里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22引 《舆地志》 云:“新亭陇上有望远亭,宋元嘉中改名临沧观,又改名劳劳亭。” 《宋书· 桂阳王休范传》: 元徽二年(474),休范反

  • 石梯子

    即今新疆呼图壁县南石梯子哈萨克族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1呼图壁:石梯子“城东南百八十里,入山二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