耆国
又作黎国。商代方国。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四里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商纣时西伯 “败耆国”。春秋时移于今黎城县东北十八里。
又作黎国。商代方国。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四里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商纣时西伯 “败耆国”。春秋时移于今黎城县东北十八里。
一名武周山。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里。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。明于此设云冈堡。
一名招斯太河。即今吉林梨树县和辽宁昌图县之昭苏台河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昌图府: “北昭苏太河左受条子河、莲花泡河,西南入辽河。”
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2连州: 昆湖山 “在桂阳县西北二十五里。有水流出桂溪,入合江水”。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五里牛市口一带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城东有千秋池。”《寰宇记》卷72华阳县:千秋池,“《任豫记》:在城东,冬夏不竭,名曰千秋池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成都、华阳县“万岁池”条
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北小榄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元初改宾州置,属岭南广西道。治所在岭方县 (今广西宾阳县北新宾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宾阳、上林及来宾县西南迁江镇一带。后复降为宾州。元初升宾州置,治领方县(在今广西宾阳县南)。辖境约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
在今福建明溪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归化县:“长平墟隘在县东北四十里。路出邵武府之泰宁县及将乐县。”
又名黄葛峡。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长江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历四年 (769),泸州刺史杨子琳叛,率兵东下,“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黄草峡,子琳悉擒之,击守仙于忠州,守仙仅以身免”。即此。唐杜甫 《黄草》
又名注江。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“潦溪水”条下:四十二渡“水源出县西之乾溪,流四十里,灌田八十顷,俱西入耒阳县界,注于耒水”。
唐方镇名。大历三年 (768) 置泾原节度使,治所在泾州 (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)。辖泾、原二州,相当今甘肃清水河中上游流域及泾川、镇原、灵台之泾水上游流域。贞元六年 (790) 兼领四镇北庭行军节度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