翁山县
唐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分鄮县置,属明州。 治所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北十二里河村。后移治今定海区城关镇。因山得名。大历六年(771) 废。
古县名。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析鄮县之海中洲置,治今浙江省舟山市东。属明州。以翁山得名。大历六年(771年),因浙东农民领袖袁晁据此起义,废。
唐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分鄮县置,属明州。 治所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北十二里河村。后移治今定海区城关镇。因山得名。大历六年(771) 废。
古县名。唐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析鄮县之海中洲置,治今浙江省舟山市东。属明州。以翁山得名。大历六年(771年),因浙东农民领袖袁晁据此起义,废。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。包括大猫屿与小猫屿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载大猫屿、小猫屿,谓 “土人呼为大猫、小猫”。
古国名。在今云南西部。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》: 哀牢 “九隆死,世世相继,乃分置小王,往往邑居,散在溪谷,绝域荒外,山川阻深”。战国、秦、汉时期,哀牢的范围,约东起礼社江边的哀牢山,西至印、缅交界的巴特
即今安徽宿松县南长江滨之汇口乡。明设巡司于此。清嘉庆时裁。
即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 蓬多城 “在喇萨东北一百七十里”。藏语意为 “普央岗钦” 山的岔口。1960年与林周宗合并设林周县。又作盆多城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
明置,属金州卫。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七十里望海子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金州卫: “东南有望海埚石城,永乐七年置。” 《明史·成祖纪》: 永乐十七年 (1419) 六月,“刘江歼倭寇于望海埚”。即此。
1937年伪满置,省会在牡丹江市(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、宁安、东宁、穆棱等市县地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。
即今浙江苍南县东五十四里炎亭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平阳县: 炎亭寨 “在县南、金乡卫东七里,有海口,倭贼从此径犯卫城”。
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之梅江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茶洞长官司:“西有百岁山,哨溪出于其东,满溪出于其西,合流入买赛河。”
又作粟末水、速末水。即今吉林之松花江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 “涑州以其近涑沫江,盖所谓粟末水也。”古水名。或作粟末水、速末水。即今吉林省松花江。
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向王山“在巴东县北,临大江, 山傍有铁枪头长数丈,经数百年不见少损, 目曰向王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“明月山”条下:“向王山,山高大,无树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