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溪驿
明初置,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北罗坊镇。嘉靖中移建今新余市旧城东门外。后复迁今新余市北四十里璜缑岭下。清时废。
明洪武初置,在今江西省新余县罗坊。属新喻县。后废。
明初置,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北罗坊镇。嘉靖中移建今新余市旧城东门外。后复迁今新余市北四十里璜缑岭下。清时废。
明洪武初置,在今江西省新余县罗坊。属新喻县。后废。
北周改繁县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新繁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72新繁县: “刘禅延熙十年凉州胡率众降,禅居之繁县,以繁县移户于此,俗间谓之新繁。至是县名因俗而改。” 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入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开原城(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、昌图一带。清康熙三年(1664)改置开原县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于斡朵里(今吉林珲春市附近)置
又名官河、漕河。隋大业元年(605)在邗沟的基础上重加开凿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、宝应县,至淮安市北入淮河。大致循今里下河一线。元、明以来为我国南北大运河的中段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
又名历山。亦作殽山。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与垣曲县交界处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教山 “其上多玉而无石,教水出焉,西流注入河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47绛县: “教山今名效山,亦名罩山,在县东南八十五里。”
即郫县城。在今四川郫县。《晋书· 惠帝纪》: 太安二年 (303) 十 一月,“李雄自郫城攻益州刺史罗尚,尚委城而遁,雄尽有成都之地”。
又名清水。即今四川双流县北十里之江安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1广都县:“牛饮水在县西三里。”《寰宇记》卷72双流县:“清水在县北十里,改名牛饮水。李膺《益州记》云:牛饮水之末流也,水名客舍,昔程郑家于此,
即今广东梅县东北丙村镇。清光绪《嘉应州志》卷4:丙村堡在“城东四十里。岭岫环绕,最为险要。有丙村墟”。
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。民国 《芜湖县志》 卷4市镇: 施家渡 “此渡上通徽宁,往来要津”,因设镇。
①洛水支流。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,东北流至偃师县南入洛水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二经》:“蔓渠之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竹箭。伊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洛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卢氏县:“熊耳山在东,
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。《元和志》 卷32: 翼州 “隋大业三年省州,改置和山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