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熙宁八年(1075)置,铸铜铁。在今安徽潜山县东。北宋熙宁八年(1075年)置。在今安徽省潜山县东。
一作鄂什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。《清高宗实录》: 乾隆二十七年 (1762) 七月乙亥,谕曰:“永贵等奏称,额德格讷阿济比所属鄂斯等处,为额尔德尼占据。” 即此。
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北之西凉湖。《元和志》卷27蒲圻县: “吴大帝分立蒲圻县,因蒲圻湖为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76蒲圻县: 蒲圻湖 “在县西北七十里。一名西良湖。源出咸宁县峻水岭,流合诸溪潭水而成湖,下流
三国魏筑,在今安徽界首市南三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1沈丘县: 砖城 “在县东北四十五里。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置屯,种稻以备东南,筑城围仓廪”。
在今广东英德市东百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英德市东太平。明洪武中于此置巡检司。
即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黑山寨乡。清光绪 《顺天府志》 卷28昌平州: 东北 “五十五里黑山寨”。
①又名龙门峡。在今河北遵化市南十里。《水经·沽河注》: 沽水 “又南出峡,夹岸有二城,世谓之独固门,以其藉险凭固,易为依据。岩壁升耸,疏通若门,故得是名也”。又 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遵化县: 龙门峡
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西南大樟乡古董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象州图:东南有古董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西。为汉晋时践别之所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延光三年(124),“震行至城西夕阳亭”。又《种劭传》:中平末,董卓率军入京师,至河南,种劭奉诏止之,“卓辞屈,乃还军夕阳亭”。李贤注:“夕阳亭
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置,驻贵州宣慰司 (治今贵州贵阳市)。领龙里、新添、安南、威清、平坝、毕节、赤水、普市等实土卫、所及土官龙里卫所属大平伐、新添卫所属新添等长官司,辖境相当今贵州龙里、贵定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