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汉院遗址
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。始建于唐咸通二年 (861)。初名般若院,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增建砖塔一对,东曰舍利塔,西曰功德舍利塔,高约33米,七级八面,仿木构楼阁式。俗称双塔寺。清咸丰十年(1860) 寺毁于战火,仅余双塔和正殿故基。正殿遗址在双塔北,尚存石柱、石础、石罗汉残像、碑刻等数十件遗物。其中北宋石柱、石础最为珍贵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。始建于唐咸通二年 (861)。初名般若院,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增建砖塔一对,东曰舍利塔,西曰功德舍利塔,高约33米,七级八面,仿木构楼阁式。俗称双塔寺。清咸丰十年(1860) 寺毁于战火,仅余双塔和正殿故基。正殿遗址在双塔北,尚存石柱、石础、石罗汉残像、碑刻等数十件遗物。其中北宋石柱、石础最为珍贵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即三户山。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七十里三合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作三固山。
①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二十二里。东魏天平初废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复置,属磁州,移治今肥乡县。大业初属武安郡。唐属洺州。元属广平路。明属广平府。民国初属直
①在今江西乐平市西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7引《鄱阳记》云,“其山有石似墨臼”,旧名石墨山。唐天宝六年(747)敕改乐平山。②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顺宁府:乐平山“为郡之镇山
即棠谿。春秋楚地。在今河南西平县西。《左传》: 定公五年 (前505), 吴王阖闾之弟夫㮣“奔楚,为堂溪氏”。战国属韩。以产剑戟而称著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“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、棠谿
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滑县“金堤”条下:陈公堤“在县南门外,宋滑州守陈尧佐所筑”。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德州:陈公堤,“宋陈尧佐守滑时,筑此堤以障黄河水患,
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。
俗称菜市门。南宋临安城东门之一。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庆春街与东青巷相交处附近。元末张士诚重修杭州城时,将城门东移三里重建新门,后改称庆春门。
即今江西寻乌县南留车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: 长宁县南有留车墟。
在今甘肃成县东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70同庆府 “八景楼” 条: 八景有 “鹿玉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: 鹿玉山 “蹊洞幽绝,或谓之鹿台山”。
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大韦河在“(韦番长官司)司南三里。流入都泥江。《志》云,河上通程番,下接卧龙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