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丛山
一名罗丛岩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0浔州: 罗丛岩 “在州西南六十里。岩中明快,可容二三百人。遇重九,于此登高。内有三教殿,殿东则名曰碧虚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半里余,出于岩之东。洞内则有石佛、石磬、石狮子、石床、石钟。殿西侧名曰灵源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一里余,出于岩之西。洞内则有石罗汉、石象、石马、石鱼、石笋、石鼓。岩之外,西侧有水月岩,外则有超然亭,实浔之胜概”。
一名罗丛岩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0浔州: 罗丛岩 “在州西南六十里。岩中明快,可容二三百人。遇重九,于此登高。内有三教殿,殿东则名曰碧虚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半里余,出于岩之东。洞内则有石佛、石磬、石狮子、石床、石钟。殿西侧名曰灵源洞,由石穴而入,通行平坦,其屈曲约一里余,出于岩之西。洞内则有石罗汉、石象、石马、石鱼、石笋、石鼓。岩之外,西侧有水月岩,外则有超然亭,实浔之胜概”。
北宋置,属临淮县。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安河入洪泽湖之口。(1)古镇名。在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安河入洪泽湖口处。北宋属盱眙县。(2)今镇名。在陕西省延长县东北部、安河上游东侧。面积225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
①元置,属顺元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南六十里。后废。②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南。寻属龙里卫。二十九年(1396)改属新添卫。清属贵定县。后废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雷泽县置,属郓州。治所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濮州。金贞元二年 (1154)废为镇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雷泽县置,
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,与余杭市交界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钱塘县 “有皋亭山”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9引 《祥符经》 云: 皋亭山 “高百余丈,出云则雨。宁宗皇帝御书三字匾于华严寺之山腰。有崇善灵慧
在今四川雅江县河口镇西岸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渡哑出卡土百户。后废。
明洪武八年 (1375) 改辽东卫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巴中市东清江镇。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巴中县。
①在今安徽歙县西北,为黄山诸峰之一。唐李白有《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鹤峰旧店》诗。②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东江滨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9惠州: 白鹤峰“在归善县之北, 相传称惠阳为鹤岭者以白鹤名峰。皇朝绍兴中,
古港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北岸之厨闽。古为东西方商贾会集的重要港口。《元史·外国列传·爪哇》:至元三十年(1293), 史弼与高兴“进至爪哇之杜并足”。“足”字疑衍。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“苏吉丹”条作
①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省武阳县为镇,属融水县。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六十里黄金镇武阳附近。明、清时置巡司于此。②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北武阳司村。明嘉靖八年(1529) 置巡司于此。(1)古镇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