缑山
即缑氏山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。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移居于此,作有 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 诗。
古称缑氏山、覆釜堆、抚父堆。在河南省偃师市南。东西长1千米。山体为红砂岩。海拔308米。山上有武则天手书升仙太子碑,系书法艺术珍品。下有公路,为通登封市之要道。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一度移居于此,作有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诗。唐李白《凤笙篇》有:“绿云紫气向函关,访道应寻缑氏山。”
即缑氏山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镇东南。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移居于此,作有 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 诗。
古称缑氏山、覆釜堆、抚父堆。在河南省偃师市南。东西长1千米。山体为红砂岩。海拔308米。山上有武则天手书升仙太子碑,系书法艺术珍品。下有公路,为通登封市之要道。唐岑参早年居少室时曾一度移居于此,作有《缑山西峰草堂作》诗。唐李白《凤笙篇》有:“绿云紫气向函关,访道应寻缑氏山。”
南齐置,属南襄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。西魏废。
明置,属永昌卫。在今甘肃永昌县西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 卷中有 “高古城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永昌卫 “乐善堡” 条下谓 “高古堡”,明 “天启中设守备驻守于此”。清设游击千总。
即今河北定州市东大辛庄镇。清道光《定州志》卷7市集:大辛庄镇在“城东四十里”。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东部。面积136.9平方千米。人口5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新庄,人口5000。传为移民新建的大村,故名
即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安冲乡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:“安冲驻牧地在通天河西南岸。……百户驻安冲庄。”
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。 《方舆胜览》卷64渠州:八濛山“在流江县东北七里。起伏八处,有水环之,不匝者一里。常有烟雾濛其上,故名。《三国志》:张郃自汉川进军宕渠蒙头荡石,与张飞相距五十余日,飞率精兵万余
北周改定阳郡置,属介州。治所在平昌县(今山西介休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介休市及灵石县地。隋开皇初废,义宁元年(617)复置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置介州。北周改定阳郡置,治平昌县(今山西介休市)。属介州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夷县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十五里。元熙中改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 废入义宁县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平夷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。
明成化四年 (1468) 于天都砦建城,属固原州。即今宁夏海原县。清乾隆十四年(1749) 移盐茶同知驻此。同治十二年 (1873) 改置海城县。
即今安徽舒成县西南一百里晓天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部、晓天河东岸。面积1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晓天,人口 2370。 相传朱元璋宿此,翌晨醒时天刚拂晓,遂以“晓天”为名
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大祉。明崇祯六年(1633)置巡司于此。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珠山。明崇祯六年(1633年)移小祉山巡检司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