绰南右翼头旗
清置,属绰罗斯部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北青海湖南岸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右翼头旗: “牧地当青海东南岸。东至博尔巴齐他尔、察罕鄂博、哈拉乌素,南至固尔班他拉贡诺尔,西至窝尔登诺尔、伊克察罕哈达,北至青海。”
清置,属绰罗斯部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北青海湖南岸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右翼头旗: “牧地当青海东南岸。东至博尔巴齐他尔、察罕鄂博、哈拉乌素,南至固尔班他拉贡诺尔,西至窝尔登诺尔、伊克察罕哈达,北至青海。”
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支流库鲁河流域。后废。
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涛墟之西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二》: 青丝井营 “在江华县南,接富川县龙窝村界。设把总戍守”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万安县置,属巴西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 卷51: 罗江县 “左水自安县来,右水自绵州来,合于县之东北,蹙成罗纹”,故名。乾元初属绵州。清
即郎娇山。在今台湾省本岛南恒春半岛。
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乡。杜甫《石壕吏》诗:“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”北宋置镇。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硖石镇。唐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暮投石壕村,有吏夜捉人。”
即清之佑清寺。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佑民寺。1929年改佑清寺为佑民寺。
从沈吉铁路的团林站(今吉林辉南县东北)经辉南至杉松岗。长42公里。日伪于1944年修筑。次年被拆除。
清雍正八年 (1730) 筑。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西北科布多河畔。乾隆后为科布多参赞大臣驻地,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 因水灾移至布杨图河旁,即今蒙古国科布多省省会。在科布多河畔,清雍正八年(1730
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清水铺镇。清乾隆《毕节县志》 卷1: 正东有清水铺。
北周天和三年(568)置,为邛部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。《元和志》卷32邛部县:“周武帝于此邛部城置县, 仍以旧城为名。”隋属越巂郡。唐武德初属巂州。唐咸通中废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四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