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城县
一作绥成县。东晋义熙中 (405—418)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。隋开皇中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贞观三年 (629)又废。
古县名。又作绥成县。东晋义熙中置,治今福建省建宁县西南。属建安郡。隋开皇中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贞观三年(629年)又废。
一作绥成县。东晋义熙中 (405—418)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。隋开皇中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贞观三年 (629)又废。
古县名。又作绥成县。东晋义熙中置,治今福建省建宁县西南。属建安郡。隋开皇中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贞观三年(629年)又废。
亦作柘浦山。在今浙江瑞安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温州府瑞安县: 遮浦山在 “县西南三十里,其南为坑岭,接平阳县界。嘉靖三十五年,倭寇自闽犯平阳,将自坑岭入县界,邑人设险于柘浦山、天门埭以拒之。柘浦
本密多台,北宋政和七年 (1117) 赐名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南。金废。
在今贵州平坝县东。《清一统志 ·安顺府》: 穿空石 “在安平县 (今平坝县) 东三里。《通志》: 山若画屏,中有一孔,直穿山背,晶光四射”。
即今广东平远县北坝头镇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置巡司于此。(1)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南部,莲阳、外砂两河之间。面积29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涂池,人口 1480。1934年称坝头乡,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永宁卫。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西南金门旧城。清顺治十四年 (1657) 废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七年 (1650)秋八月,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。即此。明洪武二十
在今贵州黄平县南。为清水江别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兴隆卫: 重安江在 “卫南三十里。源出苗境,两山夹岸,水深莫测,当滇、贵驿道,维舟为渡。又南入清平县 (今凯里市清平镇) 界,而为舟溪江。下流入麻
又名大口、天门关。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天津关“在良乡县北,西至大龙门,凡十五关口,其间差大者曰天津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:“天门关口或云天津口,一名大口。”即“大口”
即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东北雅布赖盐池。《清一统志·阿拉善厄鲁特》: 鸳鸯白盐池“在旗界。旧鸳鸯白盐池、小白盐池,皆在镇番卫西北二百二十里边外。明初会设鹾司,后因边外商贾不行,故废”。
一名天淮水。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。方言谓淮为围。其地原名高洋,田滨海,苦咸卤,唐太和三年(829),刺史赵棨凿渠环之,疏三十六涵,纳筍、浯等水入渠,以灌田凡百八十顷,后人思之,故以其望为名。《舆地纪胜》
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“义院口关”条载:“又北二十八里曰三岔口,又北三十五里曰红草沟。景泰中,朵颜来犯县北之车渠庄,官军击败之于红草沟,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