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作露、潞。春秋时为为潞子国、潞国。战国时为赵邑。在今山西黎城县南。《国语·郑语》: “妘姓邬、郐、路、逼阳”,“路” 指此。古邑名。又作露。战国韩邑,后属赵。即今山西省黎城县南古城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
明永乐五年 (1407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吉林和龙县东北海兰河畔。后废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置,治今吉林省和龙市东古城。后废。
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下镇。 清雍正十年(1732) 置巡司于此。
又称达斗拔谷。即今甘肃省民乐县东南扁都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十五年(727年),“吐蕃大将悉诺逻寇大斗谷,进攻甘州,焚掠而去”,即此。
①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改毗陵典农校尉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丹徒县 (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丹徒镇)。后徙治毗陵县 (今江苏常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、常州、无锡、江阴、武进、丹阳等市县地。永嘉五年 (3
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汝州梁县: “正隆六年,敕环汝州百五十里州县商贾,赴温汤置市。”
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北、伊犁河南岸杜邦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4:伊犁河“自惠远城南,西流九十里,径古尔班托海北, 又西七十里, 径安达拉卡伦北”。
在今广西永福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福县:永福堡“在县西。有城戍守”。
明置,属侯官县。即今福建福州市东鼓岭。昔为戍守要地。
元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通远堡镇。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