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喇特岭
亦名那喇特山。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,与巩留、新源二县交界处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21:纳喇特达巴“在乌得音郭勒达巴南六十里。空格斯南”。
亦名那喇特山。在今新疆和静县西北,与巩留、新源二县交界处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21:纳喇特达巴“在乌得音郭勒达巴南六十里。空格斯南”。
明万历三十五年 (1607) 改凯里安抚司置,属黄平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。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废。据1986年版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》 称: “凯里” 为苗语音译,意为 “开田”。
罕、幵初为两支羌族部落,同居于湟中及鲜水(今青海青海湖)一带。其地有罕幵谷、罕幵南溪水(今甘肃临夏市西南)。后遂为地区名。《宋书·吐谷浑传》:“浑既上陇, 出罕幵、西零。……罕幵,今枹罕县。”
南朝梁大同三年 (537) 建,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。唐宋之问有 《游称心寺》 诗。梁大同三年(537年)建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北。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孜县西北仁果乡。一说县西北来马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。
亦名夹关。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夹关镇。《清一统志·邛州》:夹门关“在州西六十里。两山夹岸如门,其西与夷獠接界。《九域志》临邛县有夹门镇即此。明初置巡司。今裁”。
一名承治水。即今山东枣庄市南峄城大沙河。《元和志》卷11承县:“县西北有承水。”源出山东枣庄市北车梢峪,曰沧浪渊。南流会许池水,东南流入运河。西汉置氶县以此。
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51:大南沟卡路“在碱厂边门外”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苏堤上。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卷5:苏公堤“夹道杂植花、柳,中为六桥”。自北而南分别为:跨虹桥、东浦桥、压堤桥、望山桥、锁澜桥、映波桥。 “六桥烟柳”为杭州胜景之一。
五代十国改归顺羁縻州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靖西县南十里旧州村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改为归化州。
楚国都称郢,战国时楚顷襄王为秦所败,迁都于陈 (今河南淮阳县),称郢陈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二十三年 (前224),秦王召王翦,出荆,“取陈以南至平舆,虏荆王。秦王游至郢陈”。即此。战国时楚顷襄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