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紫金山

紫金山

①在今河北深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深州: 紫金山在 “州北五十里,捍水堤故址也。岁久颓坏,惟存二阜,巉然屹立,俗呼为紫金山”。

②在今山西侯马市东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曲沃县: 紫金山 “在县南十三里。产铜,山半有泉,下注悬崖,冬则凝而成冰,一名冰岩”。

③古名金陵山。又名钟山、蒋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9江南名山 “钟山” 条引庾阐 《扬都赋》 谓 “时有紫金,故名”。又传说晋元帝未渡江时,望气者曰蒋山上有紫云,时时晨见,世又谓之紫金山。另一说以北坡广泛出露紫红色砂页岩,阳光下呈紫金色而得名。

④在今安徽歙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0徽州:紫金山 “在歙县东三十五里。旧名金紫山,暮夜见光相,绍兴章侯取佛语更名紫金”。

⑤一名八公山。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十八里。《宋史·王德传》: 南宋绍兴十一年 (1141),金兀术南寇,张俊等迎击,“追至柘皋,与金人夹河而军。……敌大败,退屯紫金山,德复尾击之”。即此。

⑥在今安徽寿县东北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,世宗攻寿春,“唐之援兵营于紫金山”。即此。

⑦即今福建龙岩市西南紫金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州府龙岩县: 紫金山在 “县西十里。五峰秀削,壁立千仞,朝旭含辉,夕阳倒影,土石皆紫若金。上有天然池,下有赤水岩”。

⑧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邓州: 紫金山 “在州城西南隅。冈阜崛起,城据其上,因山为墉,屹然险固”。

⑨又名麦山、岭山。在今河南孟县西八里,北接太行山。唐贞观十一年 (637),太宗行猎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》: 紫金山,“ 《舆程记》: 紫金山下即孟津”。

⑩在今河南浚县东五里大伾山之东。《清一统志·卫辉府一》: 紫金山 “翠石棱棱,山无余土。相传玉女修炼其上,丹成飞去。有白金泉、拖裙石、玉女岩、玉女观”。

(11)在今广东紫金县城东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永安县: 紫金山 “在县治东,城跨其上”。

(12)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长乐县: 紫金山 “在县治东北,下有鹿坑水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长乐县: “旧治在紫金山北。洪武初,徙于今治。”

(13)即紫荆山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。《清史稿·向荣传》: 咸丰元年 (1851),太平军与向荣激战于马鞍山后,“遂回窜桂平新墟、紫金山,恃险负隅”。

(14)亦作金紫山。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永泰乡北。南宋宝祐二年 (1254),西川帅余晦建城山 上。《元史·汪德臣传》: “宋将余晦遣都统甘闰,以兵数万城紫金山,德臣即选精卒,衔枚夜进,大破之。” 即此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: 盐亭县 “北有紫金山”。

(15)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北四十里。唐懿宗简陵在其上。

(16)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东之牛首山。清乾隆《宁夏府志》 卷3: 紫金山 “在广武堡,大河之东,俗名牛首山。峰峦耸峙,岩壑苍秀,最著者为文华、武英二峰。上有梵宫十余所,相传以为 ‘小西天’。其山岭有池,号金牛池”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北、淮河南岸。五代周显德四年(957年)攻寿春,南唐屯援军于此山,与寿春城内烽火相应。一说即今安徽省淮南市西八公山。(2)即“岭山”。(2)今山名。(1)在山西省榆社县境内。因旧时山上长有一棵珍贵的紫金树得名。海拔1243米。山上有响堂寺石窟。风景优美,是游览胜地。(2)在福建省龙岩市西。海拔1209米。每当隆冬,白雪覆盖山顶,多日不融化,雨霁初晴,寒光与晴日相映,素色绚丽,故有“紫金晴雪”之称。山上有约6平方米的天然池,长年不涸。山中龙井内有珍贵动物蝾螈(四脚鱼)等。山间有小瀑。是一自然风景区。(3)即“承天山”。(4)即“钟山(1)”。(5)即“独秀峰”。(6)即“紫溪山(2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湘江

    ①今湖南省最大的河流。源出广西灵川县东、海洋山西麓,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,经永州、衡阳、湘潭、长沙等地,至湘阴县芦林潭入洞庭湖,长817公里。上古时洞庭湖较小,湘水直接注入长江。《山海经· 海内东经》:

  • 波婆县

    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巩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。天宝元年 (742) 属因忠郡,乾元元年 (758) 属巩州。后废。

  • 眉石北隘

   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飞云江南岸沙园村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瑞安县: 眉石北隘 “在县东南沙园所东。东至大海,南会陌城寨,西至平阳所,北会陡门,极为冲要。嘉靖中,倭贼从此登犯”。

  • 中左翼右旗

    又称西路中左翼右旗。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新依德尔北。

  • 小蠡山

    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小罗山,为罗山南段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3韦州:小蠡山“在大蠡山之南,其脉相联”。

  • 绕 (遶) 翠江

    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遶翠江 “在 (卧龙番长官司)司治南。自山涧中绕流而东,亦入都泥江”。

  • 东鹜山

    一名鹜山。即今湖南宁乡县西南东务山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一》:鹜山“在宁乡县西南一百里。一名东鹜山。《县志》:宋遗民王显谟不仕,隐居鹜山, 即此”。古山名。又名鹜山。在今湖南省宁乡县西南。宋遗民王显漠不

  • 太平镇

    ①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太平河村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海龙厅图:北有太平河。②北宋置,属涟水县。在今江苏涟水县北。③北宋置,属仙游县。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。④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西北。《元丰

  • 卞山

    一作弁山。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长城县“有卞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:卞山“山有石似玉,因名。亦曰弁山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长城县有卞山,《周处风土

  • 五关

    在今豫、鄂交界的大别山上。南宋绍兴中,江州都统赵廞建议建五关以拒金兵。嘉定十四年(1221),金人围光州,进犯五关。五关:一说白沙、土门、斗木岭、黄土岭、修善冲;一说木陵、虎头、黄土、白沙、大城。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