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岩山
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 紫岩山 “山上有岩色紫,形如覆釜,穹窿深广,可容百人”。
②又名绵竹山。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绵竹县: “有紫岩山,绵水所出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67绵竹县: 紫岩山在 “县西北三十里。绵水出于此。《志》 云: 紫岩山极高大,亦谓之绵竹山,相接者曰武都山”。
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 紫岩山 “山上有岩色紫,形如覆釜,穹窿深广,可容百人”。
②又名绵竹山。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绵竹县: “有紫岩山,绵水所出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67绵竹县: 紫岩山在 “县西北三十里。绵水出于此。《志》 云: 紫岩山极高大,亦谓之绵竹山,相接者曰武都山”。
即今山西左权县东南芹泉镇。《清一统志·辽州》 “长城镇”条下:芹泉镇“在州东”。在山西省左权县东部。面积179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芹泉,人口750。因村中有一泉水,古称清泉,后演变
在今云南保山市北十里。明置土巡司于此。
即楚王镇。今河南内黄县西北楚旺镇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4: “以 (咸丰) 十一年四月,扰及内黄之楚旺。”在河南省内黄县北部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楚旺,人口8650。原名
①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废延陵县置,属丹阳县。即今江苏丹阳市西南三十五里延陵镇。②北宋置,属穰县。在今河南新野县境。在江苏省丹阳市西南部、简渎河两岸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延陵
在今浙江丽水市南,与青田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处州府丽水县:大梁山在“府南二十里。《志》云:山北跨丽水,南接青田,登其巅城郭村落尽在目前”。
即今西藏东部之怒山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达木永隆山“在匝坐里冈城东南六十里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东北沈家镇。民国《呼兰县志》卷1:沈家窝集“(距府)六十里”。1928年建成之呼海铁路经此。
即今山西沁水县东端氏镇。隋端氏县故治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山西省沁水县东南部。面积257平方千米,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端氏,人口7700。为春秋时晋国端氏邑,故名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成侯十六年(前3
涟水支流。源出今湖南邵东县乌龙岩古定胜寺侧,东北流至双峰县东北境入涟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湘乡县: “侧水在县西南七十里。出邵阳县界,流经县西定胜市入涟。”涟水支流。在湖南省中部。源于邵东县东北乌龙岩
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8枣阳军:赤眉山“在枣阳县东北八十里。世传赤眉尝军此山下,地名北寨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湖北省枣阳市东北。相传新莽末年赤眉农民起义军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