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仲墓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庄镇东南十里牛山北麓。为春秋时古墓。管仲 (?一前645) 名夷吾,字仲,颍上 (颍河之滨) 人。春秋时政治家,辅佐齐桓公改革政治,发展经济,富国强兵,使齐国先后九次会合诸侯,成为春秋五霸之首。昔有明碑题“管子之墓”,今佚。1981年淄博市人民政府于墓前立石碑两方,一方刻管仲像,一方书 “齐相管夷吾之墓”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 “管仲既用,任政于齐,齐桓公以霸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管仲之谋也。”《括地志》 云: “管仲冢在青州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之阿。”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庄镇东南十里牛山北麓。为春秋时古墓。管仲 (?一前645) 名夷吾,字仲,颍上 (颍河之滨) 人。春秋时政治家,辅佐齐桓公改革政治,发展经济,富国强兵,使齐国先后九次会合诸侯,成为春秋五霸之首。昔有明碑题“管子之墓”,今佚。1981年淄博市人民政府于墓前立石碑两方,一方刻管仲像,一方书 “齐相管夷吾之墓”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 “管仲既用,任政于齐,齐桓公以霸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管仲之谋也。”《括地志》 云: “管仲冢在青州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之阿。”
即今湖北武昌县 (纸坊镇) 西南五十四里法泗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江夏县 (今武汉市武昌区) 西南有法泗洲市。
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河间县: “城东北有高阳台,与瀛台相望。《志》云: 瀛州旧置高阳关,台因以名。”
即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高崖口乡。清光绪《昌平州志》 卷4: 西南 “高崖口。《采访册》: 距城五十里”。
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时期在西藏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建政后,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称为“如”的军政区域,即乌如(中央翼)、要如(左翼)、叶如(右翼)、如拉(分支翼)等,吐蕃灭亡后如亦不存
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百脉水 “北径黄巾固,盖贼所屯,故固得名焉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三年 (388),“燕青州刺史陈留王绍为平原太守辟闾浑所逼,退屯黄巾固”。胡三省注
本台湾土著番社,傍大肚溪入海口。即今台湾台中县西南大肚乡。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大肚乡。本土著番社,傍大肚溪入海口。
即今四川成都市的别称。成都从五代后蜀以来别称芙蓉城、蓉城,故简称蓉。四川省成都市的简称。五代后蜀主孟昶喜芙蓉,于城内遍植,因名芙蓉城。简称蓉。
①又名诸葛亮八阵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1新都县:“诸葛亮八阵,在县北十九里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72新都县引李膺《益州记》云:“稚子阙北五里武侯八阵图,土城四门,中起六十四魁,八八为
在今湖南邵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邵阳县: 彩塘 “在城东。溉田三千余亩”。
战国蔡都。在今湖南常德市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 庄辛对楚王曰,蔡辛侯 “左抱幼妾,右拥嬖女,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,而不以国家为事”。古邑名。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。战国时为蔡国都城。一说即上蔡。《战国策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