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箕山

箕山

①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行唐县: 箕山 “在县西北五十里,以峰形若箕而名”。

②在今山西左权县东。《元和志》 卷13辽山县: “箕山,在县东四十五里。” 唐武德八年 (625)改辽州为箕州,因箕山为名。

③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约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: 箕山 “在平陆县东北,接夏县界。山形如箕。相传即许由隐处”。

④亦作覆舟山、潍山、箕屋山。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一百里五山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 箕山之水 “东出诸县西箕山……其水西南流注于沭水也”。

⑤亦名��山。 即今山东青州市东五十里香山。《隋书· 地理志》: 北海郡都昌县下作“箕山”。

⑥即今山东鄄城县东北三十里箕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濮州 “历山” 条下: 箕山 “在州东五里。俗讹为许由辞位避居处”。

⑦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。《孟子·万章》: “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。” 《史记· 伯夷列传》: “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,许由不受,耻之,逃隐。……太史公曰: 余登箕山,其上盖有许由冢云。” 后世遂以 “箕山之志” 为隐居不仕的代称。按许由隐居之箕山,又有在今山西和顺县东和河南范县西南等说。

⑧亦名鸡山、金鸡山。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七十里。清嘉庆初,白莲教罗其清据此。清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9: 嘉庆三年 (1798),冉文俦“走就罗其清于箕山……德楞泰已尽破箕山”。即此。


(1)在河北省行唐县中部、郜河西岸。以山形如箕,故名。海拔266.8米。植被覆盖主要是茅草、灌木。据《行唐新志》载:“许由,帝尧欲禅位不受,遂逃去隐于箕山,其上盖有许由冢云。”(2)又称许由山。在河南省登封市南。山上平如簸箕,故名箕山;又因远望如枕头,俗称枕头山。相传尧时许由、巢父曾隐居于此。尧让天下于许,许坚辞不受,洗耳于颍滨。时巢父牵牛来饮,知其故,嫌水污牛口,又牵牛至上游。今山上有许由墓、庙,山下有巢父墓、洗耳泉、饮牛坑、挂瓢崖等遗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愍帝陵

    即汉献帝墓。在今河南许昌县东张潘村。

  • 里洞

    即今广东新兴县南里洞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兴县南有里洞。

  • 故蜀别苑

    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。南宋陆游 《故蜀别苑》 载: “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,梅花至多,有两大树,夭娇若龙,相传谓之梅龙。” 明朝改称中园,园中改称梨树千株。张献忠驻军成都时改做御营。

  • 王桥

    ①即今河南民权县东北王桥。旧属睢县, 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②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东。唐中和中黄巢败夏绥帅拓跋思恭、鄜延帅李孝昌于此。(1)古地名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城东。唐中和元年(881年)

  • 响水泉

   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松潘卫: 响水泉 “在卫北六十里。泉流湍急有声,居民资以灌溉”。

  • 亨通山子

    又名横头山。即今吉林柳河县东北四十五里亨通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通化县图:西北有横头山。

  • 金牛山

    ①在今浙江海宁市 (硖石镇) 东南四十三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93盐官县: 金牛山,“ 《舆地志》 云: 昔吴、楚之间,金牛出毗陵,奔来此山而没,因名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海宁县: 金牛山“高三百丈,

  • 四明

    浙江省旧宁波府(治所在鄞县,今浙江宁波市)的别称,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。宋明州、庆元府,元庆元路,明、清宁波府的别称,以境内四明山得名。如宋有《乾道四明图经》、元有《延祐四明志》、清有《四明志补》等。

  • 花马池千户所

    明成化十五年(1479)于花马池营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。正德元年(1506)改为宁夏后卫。明弘治七年(1494年)由花马池营改置,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。正德元年(1506年)改置宁夏

  • 宿胥口

    先秦黄河决口处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新镇附近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 苏代曰,“决宿胥之口,魏无虚、顿丘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河水 “又东径遮害亭南。……又有宿胥口,旧河水北入处也”。古黄河决口处。在今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