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巴笼
即今四川巴塘县西南竹巴龙乡。为金沙江重要津渡。亦为打箭炉(今四川康定县)至西藏南路主要驿站之一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“牛古有河通舟楫,复沿山行,逶迤五十里渡金沙江,至竹巴笼,有碉房、柴草、塘铺。”“竹巴笼”,藏语意为渡口。今川藏公路金沙江大桥建于此。
即今四川巴塘县西南竹巴龙乡。为金沙江重要津渡。亦为打箭炉(今四川康定县)至西藏南路主要驿站之一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“牛古有河通舟楫,复沿山行,逶迤五十里渡金沙江,至竹巴笼,有碉房、柴草、塘铺。”“竹巴笼”,藏语意为渡口。今川藏公路金沙江大桥建于此。
在今甘肃泾川县东。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:东晋大兴二年 (319),“黄石、屠各、路松多起兵于新平、扶风,……松多下草壁,秦陇氐羌多归之”。三年,“曜进攻草壁,又陷之,松多奔陇城,进陷安定”。皆即此。
北宋置,属海阳县。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三河镇。
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置,属美诺厅。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坂村。四十四年(1779)废入抚边屯。设千总驻防。
元属察合台汗国。在今新疆博乐县,艾比湖之西。《西游录》 作不剌,《西使记》 作孛罗,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作普剌,《耶律希亮传》作不剌,均为同名异译。又作不剌(见《西游录》),又作普剌(见《元
①三国魏改宋公国置,属谯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太和县北六十里倪丘镇附近。西晋后废。北魏太和元年(477)复置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南新蔡侨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。梁废。③南朝宋侨置,属南汝阴郡。治所在
在今河北晋州市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下曲阳: 应劭曰,“晋荀吴灭鼓,今鼓聚昔阳亭是也”。
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六灶镇。清光绪《南汇县志》卷1:北六灶镇在“邑西北二十四里”。在上海市南汇区北部。面积31.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六灶,人口2500。因原为六灶汛地,故名。明成集市。清
楚马氏所置,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南。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马希广传》: “希范之卒,希萼自朗州来奔丧。希广……乃以兵迎希萼于砆石,止之于碧湘宫。” 即此。
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四十里,即灵溪下游。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:牛路河“自旧司城五六十里至此,又五六十里达王村。激石奔沙,水势奇险。自王村至郡城,陆路必过此。两岸悬崖夹峙,上下约十里,极陡险”。
亦作壶芦岛。即今辽宁锦州市东南葫芦岛。因半岛突入海中,形如葫芦而得名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宁远卫: 葫芦岛 “在海岸四十里,半山入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