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离堆

离堆

①亦作离碓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离堆公园内伏龙观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于蜀,蜀守冰,凿离碓,辟沫水之害,穿二江成都之中。” 西晋刘逵注左思 《蜀都赋》: “ 《地理志》: 蜀守李冰凿离堆,穿两江,为人开稻田,百姓飨其利。” 皆即此。离堆口为今都江堰枢纽工程渠首之宝瓶口,凿离堆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,使成都平原成为 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,沃野千里,世号陆海,谓之天府”。宋代在离堆建立水则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 “则盈一尺,至十而止。水及六则,流始足用。过则从待郎堰减水河泄而归于江。”

②一名白鹤山。在今四川苍溪县城东北。清李元《蜀水经》 卷12: “ (苍溪) 县有离堆山,在汉为宕渠塞,一名白鹤山。山腰有来仙洞,形势突兀,塞大江之流,为城北后阵。” 民国 《苍溪县志》 卷2: 白鹤山 “临嘉陵江,直上数百尺,不与众山连属,故曰离堆”。

③在今四川南部县东南五十里嘉陵江边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离堆岩 “在新政县东,有山曰离堆,凿腹为岩。唐鲜于仲通与弟叔明潜修于此。有颜鲁公摩岩记”。此山海拔416米。唐颜真卿 《离堆记》 摩岩石刻云: “有山曰离堆,斗入嘉陵江,直上数百尺,形势缩矗,韵壁峻肃,上峥嵘而下回洑,不与众山相属,是为之离堆……。” 今仅存三十余字。

④亦作离��。 即乌尤山。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三里岷江中。 《舆地纪胜》 卷146嘉定府: 孤山 “即离��山。 离��者, 孤山也。 诂训云: 尔蜀江有离��, 蜀汉亦有离��。 府治孤山当渎江、 沫水孔道。 曰乌尤者,曰面崭立, 乃真��”。


(1)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岷江分流处,即都江堰所在。其地古名观坂,《宋史·河渠志》始称离堆。由于都江堰亦系李冰所筑,故与凿离堆事相混。(2)在今四川省南部县东南。颜真卿《鲜于氏离堆记》:“有山曰离堆。斗入嘉陵江,直上数百尺,……不与众山相连属,是谓之离堆。”(3)即今四川省苍溪县东的白鹤山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旧志以此为离堆山。”(4)即“离碓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溪

    ①在今福建顺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顺昌县:“石溪在县南二十里。相近又有碁溪, 皆出沙县界之桃源洞。《志》云,县西南诸溪皆流汇于大溪(金溪)。”②在今江西铅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铅山县:石

  • 王富墟

    即今江西赣县西南阳埠乡。明嘉靖《赣州府志》卷6:赣县有王富铺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赣县西南有王富墟。

  • 渐离城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“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,又东径渐离城南,盖太子丹馆高渐离处也。”

  • 碧湖镇

    清置,属丽水县。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三十四里碧湖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、大溪西岸。面积83.3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碧湖,人口1万。因原名湖泊,湖水清澈,故名。1949

  • 内方山

    ①在今湖北汉川县南六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7沔州��川县:内方山“在县南九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“阳台山”条下:内方山“在县南六十里,或以为《禹贡》内方,误也”。②

  • 古林箐

    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南古林箐乡。深林丛竹,亘数十里,为滇边要害。民国《马关县志》卷1:古林箐在县西南一百八十里。

  • 京山铁路

    自北京至山海关。乃京奉铁路的一段,即关内外铁路的关内段。从北京到河北省山海关,途经天津、唐山等城市。长430千米,1881年修筑长仅9.7千米的唐山—胥各庄(今丰南区)段,即唐胥轻便铁路,为中国历史上

  • 耆国

    又作黎国。商代方国。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四里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商纣时西伯 “败耆国”。春秋时移于今黎城县东北十八里。

  • 阿交合溪

   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寻甸府:阿交合溪在“府东十五里。旧名些邱溢派江,其源有二:一自嵩盟州,一自马龙州流至此,又合流过沾益州界。或曰即交河上源也”。

  • 淡河

    一名奇尔归图河。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: 自州西南 “经新城馆,渡淡河,至焉耆镇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