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湖山
①又名魁龙山。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龙泉山之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“龙泉山” 条: “其南群峰连接,最著者曰福湖山。上有狮子峰,朱子勒‘魁龙’ 二字于石。”
②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通道县: 福湖山 “下临渠河。林木郁然。宋元丰中,通道广西经此,因取材以供建筑”。
①又名魁龙山。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龙泉山之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“龙泉山” 条: “其南群峰连接,最著者曰福湖山。上有狮子峰,朱子勒‘魁龙’ 二字于石。”
②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通道县: 福湖山 “下临渠河。林木郁然。宋元丰中,通道广西经此,因取材以供建筑”。
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。《元史·郑鼎传》:元初,“从塔海绀不征蜀,攻二里、散关,屡立战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5宝鸡县:二里关“在县西南四十里高岭上。莤萃盘折,长亘二里,因名。亦有巡司戍守”。
①在今山西武乡县东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武乡县:八角山“以山形八角而名”。②在今甘肃陇西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八角山“在县北八十里,以山岩层峙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“在陇
又名渠潴山、猪山。在今山西永济市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 “渠猪之山,其上多竹,渠猪之水出焉。” 即此。
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北虎溪镇。清乾隆 《巴县志》 卷2: 虎溪场 “离城八十里”。
三国蜀置,属建宁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南新哨附近。南朝宋废。
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逊克县南沾河上游。后废。
相当今河北高阳县东孝义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高阳县:马家河在“县东三里。滹沱河支流也。自晋州饶阳县铁灯竿口导流而北,经蠡县境,又东北至县南延福村,杨村河、上尾河俱流合焉,潴为马家河淀,复东北流入安州界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改武垣县置,为瀛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河间市。大业初为河间郡治。唐复为瀛州治。北宋为河间府治。元为河间路治。明为河间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古旧县名。隋开
亦作小湾驿。清置,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小宛堡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安西直隶州有小宛驿。
又作社平戍。在今山西五寨县北。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天保三年(552),“冬十月乙未,至黄栌岭,仍起长城,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,立三十六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作社平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