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昌县
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宜阳县置,为熊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5: “取县西隋宫为名。” 开元初属河南府。五代唐改为福庆县。北宋复为福昌县。熙宁五年(1072) 省入寿安县,元祐元年 (1086) 复置福昌县。金改属嵩州。元初并入宜阳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改宜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宜阳县西。属谷州。贞观六年(632年)为谷州治。五代唐改名福庆县。北宋初复名福昌县,熙宁五年(1072年)废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。元初废。
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宜阳县置,为熊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5: “取县西隋宫为名。” 开元初属河南府。五代唐改为福庆县。北宋复为福昌县。熙宁五年(1072) 省入寿安县,元祐元年 (1086) 复置福昌县。金改属嵩州。元初并入宜阳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改宜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宜阳县西。属谷州。贞观六年(632年)为谷州治。五代唐改名福庆县。北宋初复名福昌县,熙宁五年(1072年)废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。元初废。
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代堡。《元和志》卷14代州繁峙县:“隋开皇十八年重置于今县东六十里大堡戍。”即此。
在今宁夏盐池县南一百二十里。1947年陕甘宁边区盐池县人民政府曾迁驻于此。
①东汉建安六年(201)刘璋改巴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阆中县(今四川阆中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、武胜以东,广安、渠县以北,万源、开江以西地区。三国蜀汉章武元年(221)改为巴郡,不久复为巴西郡。西晋属
在今甘肃通渭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巩昌府通渭县: 照城山 “在县城北。渭水土城西南二里有发云山,其高俯瞰城中”。
即喀喇沁中旗。旗府驻地大城子 (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)。
即今广西武鸣县西北锣圩镇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 高井寨巡司移驻于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西北锣圩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移高井寨巡检司治此。
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十三年 (417),刘裕伐秦,王镇恶帅水军自河入渭以趋长安,“秦恢武将军姚难自香城引兵而西”。胡三省注: “香城在渭水之北,蒲津之口。”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
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木册长官司: 栖凤山在 “司北十五里”。
一名曲麻莱河、曲玛河、玛楚河。为长江上源支流。在青海治多、曲麻莱二县境。源出可可西里山,东南流到得列楚拉勃登与木鲁乌苏河汇合后称通天河。光绪 《大清帝国全图》 青海: 金沙江上源有玛楚河 《中华民国新
在今福建闽清县东。元置巡司于此,明初废。古镇名。在今福建省闽清县东。元置巡检司于此。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