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路
北宋雍熙二年 (985) 改两浙西、南路置,治所在福州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。
北宋雍熙二年(985年)改两浙西、南路置,治福州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废。
北宋雍熙二年 (985) 改两浙西、南路置,治所在福州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。
北宋雍熙二年(985年)改两浙西、南路置,治福州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废。
西周申国都邑。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。《诗经·大雅·崧高》: “亹亹申伯,王瓒之事,于邑于谢,南国是式。” 又 《小雅·黍苗》: “肃肃谢功,召伯营之。” 《水经·比水注》: 谢水 “出谢城北,其源微小,
1914年改安平县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贵州卷载:明置平坝卫,“城东南有上坝,西南有下坝,二坝既平,故云平坝。古称平原、平城亦此义也。《旧志》云
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福和镇。清光绪 《广州府志》 卷 69墟市: 增城县有 “福和墟”。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升泰安直隶州为府,属山东省。治所在泰安县 (今山东泰安市)。辖境包括今山东泰安、新泰、莱芜、肥城、平阴、东阿、东平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泰安州
隋开皇十年(590)分太原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。大业初废。
①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北五十里石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黎城县:石城“旧传石勒筑此以贮谷,因名”。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。或蒙古国南戈壁省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甘肃镇:石城“在居延城北。正统初,蒙古阿鲁台
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境界首,接邵武市界。明嘉靖 《建阳县志》 卷3: 界首街 “在北洛里”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建阳县西有界首。
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,海澄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海澄县:九都堡“在县城(治今海澄镇)西。今学宫饷馆设于此”。
即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镇。清末《黑龙江全界地图》: 武兴县西有塔子城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泰来县图: 县西北有塔子城屯。
隋开皇八年(585)改佷山县置,为睦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以溪水为名。”开皇九年(589)移治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。大业初属南郡。唐改为长阳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八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