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行中书省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福建路置,治福州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二十二年 (1285) 并入江浙行省。至正十六年(1356) 复置,二十六年 (1366) 废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又置,九年 (1376) 改置福建承宣布政使司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福建路置,治福州路(治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寻废。至正十六年(1356年)复置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置福建布政使司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福建路置,治福州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二十二年 (1285) 并入江浙行省。至正十六年(1356) 复置,二十六年 (1366) 废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又置,九年 (1376) 改置福建承宣布政使司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福建路置,治福州路(治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寻废。至正十六年(1356年)复置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置福建布政使司。
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南平州。治所在四川今重庆市东南,巴南区清和乡。八年 (634)属霸州。十三年 (639) 废入南平县。
即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西北之松克尔湖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松库尔淖尔。
①北魏孝昌中置,治所在白马城 (今山西临汾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、霍州二市及洪洞、浮山、安泽、汾西等县地。建义元年 (528) 改晋州。②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肆州置,治所在下溠县 (今湖北随
在今湖北枝江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 (枝江) 县东北十里,土台北岸有迤洲,长十余里。义熙初,烈武王斩桓谦处。”
又作石径山。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。海拔184米。为永定河河防要地。《明史·河渠志》:万历十五年(1587)九月,“神宗幸石景山临观浑河”。即此。
在今天津市东南海河入海口南岸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:“大沽口,众水由此入海,即《通典》所云三会海口。”为海防要地,清于此设海口营。《畿辅通志》卷93:“大沽海口宽一百五十丈,水深一丈五尺……河口有五
在今湖北汉阳县东北汉江南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建兴三年 (315),“杜弢将王真袭陶侃于林障,侃奔滠中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东北、汉水南岸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建兴二年(314年),“杜弢将王真袭
①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羁縻盖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②唐先天元年 (712) 改基城县置,属岷州。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四十八里理川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9岷州祐川县: “取县西祐
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六里省溪司。明洪武初改为省溪长官司。元置,治所在今贵州省江口县北。明洪武初改为省溪长官司。
即今西藏白朗县南汪丹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汪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