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陵
汉献帝刘协陵。在今河南修武县北。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 三国魏青龙二年 (234),“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”。李贤注: “ 《帝王纪》: ‘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,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。陵高二丈,周回二百步。’ 刘澄之 《地记》: ‘以汉禅魏,故以名焉。’”
汉献帝刘协陵。在今河南修武县北。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 三国魏青龙二年 (234),“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”。李贤注: “ 《帝王纪》: ‘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,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。陵高二丈,周回二百步。’ 刘澄之 《地记》: ‘以汉禅魏,故以名焉。’”
北宋庆历八年 (1048) 改恩州置,治所在阳江县 (今广东阳江市)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南恩州:“以河北路有恩州,乃加 ‘南’ 字。” 辖境相当今广东恩平、阳江、阳春三市地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
明洪武中建,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南车板镇一带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》: 官寨盐场 “在石城县西南一百三十里,接合浦县界”。清时并入白石盐场。
在今广东罗定市北隔河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罗定州: 龙脑山,“山势盘旋, 若回龙然”。
①即今河北易县西南七十里松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清苑县: 松山,“其山多松”。因名。②又作大松山。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。以山上有古松盘曲,故名。北宋天禧四年 (1020),契丹主隆绪如鸳鸯泺,遂猎于松
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改广西府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泸西、弥勒、师宗、丘北等县地。1913年废为广西县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改广西府置,治今云南省泸西县。直隶云
又作布拉克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,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南四站镇。乾隆《盛京通志》卷33:鄂多尔图站“七十五里至布拉克站”。
1948年7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南泥湾垦区及固临、延长二县析置,治临镇 (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)。1949年4月撤销,并入延安、延长二县。旧县名。陕甘宁边区设。1948年由陕西省固临县改置。南泥湾垦区
一作催木镇。北宋置,属麟游县。即今陕西麟游县北四十里崔木乡。
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三十里。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西梁“有上、中、下三寨,地险苗众”,清乾隆末苗民吴半生尝凭此起事。
在今江西武宁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6隆兴府: 柳山 “在武宁县西四十里。峰峦峭拔甲于群山。远望如文笔状,为武宁之绝景。旧传 (唐) 柳浑尝隐于此,故号柳山”。(1)山名。在江西省武宁县中部。孤峰突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