硖石关
明置,即今河南陕县东南五十二里硖石乡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9河南府: 硖石关 “在陕州城东旧硖石县。即古崤陵关。路东通渑池,西通函关。今建巡检司”。
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东南,陕县硖石镇金银山。扼陇海铁路和公路咽喉,交通地位十分重要。公元前628年的秦、晋“崤之战”即发生在这一带。唐于此置硖石县。
明置,即今河南陕县东南五十二里硖石乡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9河南府: 硖石关 “在陕州城东旧硖石县。即古崤陵关。路东通渑池,西通函关。今建巡检司”。
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东南,陕县硖石镇金银山。扼陇海铁路和公路咽喉,交通地位十分重要。公元前628年的秦、晋“崤之战”即发生在这一带。唐于此置硖石县。
北宋置,属太康县。即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四十八里崔桥乡。民国初置县佐于此。在河南省扶沟县东北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崔桥,人口4800。原名徐集、九龙集,宋代崔姓在村西水上建桥,改
即今江西万年县驻地陈营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万年县东有陈营村。1960年万年县治由青云镇迁此。
即今山西临县东北白文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“三交镇”条下:白文镇“在县北”。在山西省临县东北端。面积22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文,人口 6500。古名白燕村,元至正十年(1350年
①西魏文帝时置,治所在永平县(今甘肃张液市西北)。废帝时改名甘州。②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凉州府置,属永昌路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。明洪武九年(1376)改为凉州卫。(1)西魏文帝时置,治永平县(今
即乌尤山。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74平羌县: 青衣山 “在县南四十里。导江、沐水、平羌水、岷江水会于山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》: 乌尤山,“ 《旧志》: 乌尤即青衣山,距州五里,关锁
北宋置,在今陕西子洲县东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绥德军:克戎砦“本西人细浮图砦,元丰四年收复,属延州延川县。七年改属绥德城。元祐四年,给赐夏人。绍圣四年收复,赐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绥德州》引《绥德州志》:克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路南州。治所在弥沙城 (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)。二十四年 (1287) 废入邑市县。
又称东路中左前旗。清康熙三十六年(1697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西,克鲁伦河北。
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南。为绥芬河主流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东宁厅:“西南大绥芬河自汪清入,左合蛤蚂、黄泥、寒葱河、右苇子诸沟。又东北,左合小绥芬河,径城北,南大瑚布图河,北缘俄东海滨省,合小瑚布图河来
在今广西上思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上思州:驮桃溪在“县北二十里。一名驮白溪。源出东香山……下流皆入明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