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坪寨
亦作沙平寨、沙坪寨。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(沙坪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砂坪寨 “在所东南,接峨眉、犍为之界,苗寨也……明嘉靖末,木瓜番作乱,出砂坪,嘉定、峨眉、犍为皆震扰”。即此。
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沙坪。明嘉靖末,木瓜土著起事,出砂坪,嘉定、峨眉、犍为皆震,即此。
亦作沙平寨、沙坪寨。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(沙坪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砂坪寨 “在所东南,接峨眉、犍为之界,苗寨也……明嘉靖末,木瓜番作乱,出砂坪,嘉定、峨眉、犍为皆震扰”。即此。
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沙坪。明嘉靖末,木瓜土著起事,出砂坪,嘉定、峨眉、犍为皆震,即此。
唐曰奋戎城。即今四川南溪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南溪县: “乾德中,移治旧奋城。”
即今新疆伊吾县西北托勒库勒。《清一统志·镇西府》: 图尔库勒海 “在府城东三百里。周回五十里。源出天山北麓,西北流五十里,潴为大泽,即古盐池海也。天山北之水,以巴尔库勒、图尔库勒为最大”。
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由阳城县南部析置,治东观腰(今山西阳城县南)。1945年4月撤销,与阳北县合并,复置阳城县。旧县名。太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山西省阳城县南部析置。以位县南得名。治今阳城县东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舒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 125 怀宁县:皖城 “其城居皖水之北,遂号为皖城”。七年 (624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安徽省潜山县北
即新市镇。今陕西渭南市北辛市镇。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中部。面积57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辛市,人口 4930。宋置新市镇,元改今名。1949年设辛市乡,1961年设公社,1984年复乡,
在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下游克孜勒奥尔达东南岸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 “毡的”。即此。
自今四川成都修至重庆(简称渝)。长505公里。1936年已开工,但因抗战而停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修通。西起四川省成都,东至重庆市主城区。途经简阳、资阳、内江、永川、江津等市。全长505千米。原为
在今福建福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宁州 “分水关” 条: “ 《志》 云,州东北有叠石关,与分水关俱王闽所置,以备吴越。”即今福建省福鼎市西北叠石。相传为五代闽所置,以备吴越。
古青神渠。在今四川青神县北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“嘉定之青神,有堰曰鸿化,则授成其长吏,应期而功毕。” 即建于唐太和中,为僚族张武所开,历代维修,扩大灌溉面积。明嘉靖间复开截江水,“直灌田四十余里”。
①在今山西汾阳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汾州府:石室山“山多岩窟,可居”。②即烂柯山。在今浙江衢州市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97西安县:石室山“一名石桥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衢州府:烂柯山“府南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