砀县
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。以山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应劭曰: 砀山在东。师古曰: 砀,文石也,其山出焉,故以名县。” 西汉属梁国。西晋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梁郡。北魏属砀郡,治鲁城 (在今安徽砀山县境)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北保安镇。属砀郡。汉属梁国。西晋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梁郡。北魏属砀郡。北齐废。
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六十里芒山镇。以山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应劭曰: 砀山在东。师古曰: 砀,文石也,其山出焉,故以名县。” 西汉属梁国。西晋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梁郡。北魏属砀郡,治鲁城 (在今安徽砀山县境)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北保安镇。属砀郡。汉属梁国。西晋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梁郡。北魏属砀郡。北齐废。
明成化八年(1472)置,属郧阳卫。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东。后废。
元改海州路置,治所在朐山县 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及赣榆、东海、沭阳、灌云等县地。不久降为海宁州。元至元时改海州路置,治朐山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属淮安路,辖境约
在今山东章丘市北。即淯河之下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章丘县:白云湖在“县(章丘县旧治)西北七里。周六十里。俗名刘郎中泊,流合小清河。湖中多鱼、藕、菱芡、蒲苇之利。洪武中,设河泊所于此,寻革”。
在今辽宁大连市北。东西长8海里,周约24海里,港宽水深,冬不结冰,为天然良港。清光绪二十年(1894)甲午战争时被日本强占,后复归中国,旋租与俄国,租期25年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日俄战后,又被日
又作董郭尔城。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东南之东嘎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:东谓螺,噶尔白色,取象以名其城也。”
清末分隆坝二族置,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扎曲河源。
西汉筑,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8虔州大庾县引《南康记》云:“前汉南越不宾,遣监军庾姓者讨之,筑城于此,因以为名。”隋开皇十年(590)置为大庾县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大庾故城,“《县志》
北宋置,属黄冈县。即今湖北新洲县。
在今广东电白县东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56电白县:白庙港“下有暗沙礁石,最为险要。上有炮台”。
东汉改武都县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东麓。三国时复为武都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