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矶津
即富溪津市。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廉村。
即富溪津市。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廉村。
即涨海。指今南海东部。《梁书·南海诸国传》:“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。”
在今广东四会市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四会县:豸岭冈, “嘉靖中,乡人立寨其上”。
①在今安徽青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青阳县:石龙山“在县东四十五里,蜿蜒如龙”。②在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西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庆元县:石龙山在“县治西。蜿蜒如龙”。③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十里,接武
在今山西临汾市东。1943年10月,八路军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。“韩略村战斗” 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和联队长以下军官一百二十多人,迫使日军慌忙调回进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兵力增援临汾地区,打乱了敌人的 “扫荡
梵语意为狮城。即今新加坡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 “龙牙门” 条: “门以单马锡番两山,相交若龙牙状,中有水道以间之。” 《郑和航海图》 作淡马锡。
又名下城父聚。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秦二世二年(前208),“陈王之汝阴,还至下城父,其御庄贾杀以降秦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下城父聚,“《旧志》:以近故城父县,故加下”。
在今山东济南城东三十里。下有鲍城,以齐鲍叔牙食邑在此而命名。上有叔牙台。
在今四川荥经西境或泸定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荣经县: 蛮宿川 “在县西境,亦唐时招纳吐蕃之道”。
即今贵州黄平县东北二十五里东坡乡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万历中,播酋杨应龙作乱,“焚东坡、烂桥,楚、黔路梗”。
即牙勃罗尼。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亚布力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