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州

石州
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夫宁县(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、北流江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藤县、岑溪、容县及苍梧县西部地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藤州。

②西魏恭帝二年(555)置,治所在巴渠郡东乡县(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一百里普光乡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地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废。

③北周建德六年(577)改西汾州置,治所在离石县(今山西离石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、中阳、柳林、临县、方山等县地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天宝元年(742)改为昌化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石州。明隆庆元年(1567)改为永宁州。

④西夏置,治所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北。元废。


(1)南朝梁置,治夫宁县(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、北流江东岸)。辖境不详。隋开皇中改为藤州。(2)西魏置,治东乡县(今四川省宣汉县东北)。北周废。(3)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改西汾州置,因治离石县(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),故名。隋唐辖境约当今山西省三川河、湫水河流域。宋以后辖境缩小,明洪武初省离石县入州,不辖县。隆庆元年(1567年)改为永宁州。 (4)西夏置,治今陕西省横山县东北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横山县一带。元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坊前镇

    又名南方泉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南三十里南泉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无锡县图: 南有坊前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南有 “南坊前镇”。

  • 新郑

    春秋、战国时郑国之都。即今河南新郑市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郑庄公曰,“吾先君新邑于此,王室而既卑矣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新郑: “ 《诗》 郑国,郑桓公之子武公所国,后为韩所灭

  • 北路左翼末旗

   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满达赫一带。

  • 严陵山

    即富春山。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严陵乡。《寰宇记》卷95桐庐县引《舆地志》云:“桐庐有严陵山,境尤胜丽,夹岸是锦峰绣岭,即子陵所隐之地, 因名。”又称富春山。在浙江省桐庐县南、七里泷左岸。以东汉严光

  • 南陵

    又名见子陵。西汉文帝母薄太后的陵墓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二十里白鹿原上太康村附近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6: 南陵 “在霸陵南,故曰南陵”。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,陕县与渑池县界崤山上。崤有二陵,南陵为夏后皋之墓

  • 婿水镇

    北宋置,属兴道县。即今陕西洋县西南湑水乡。

  • 上界山

    又名葴山、中阴山、中阳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瀙水》:“瀙水出��阴县东上界山。”郦道元注:“《山海经》谓之视水也。郭景纯注:或曰视,宜为瀙,出葴山:许慎云,

  • 第一殖边督办公署

    1929年11月设置,属云南殖边督办公署。驻腾冲县 (今云南腾冲县)。辖十二县、十行政区 (设治局),辖境相当今云南西部丽江、永平、凤庆、永德等县以西地。1938年撤销。

  • 石笋山

    在今四川綦江县西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0南平军:石笋崖“在军北百里,往隆化路。有石如笋,高者三四丈,低亦丈余,凡数十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綦江县:石笋山在“县西二十里……以形似名”。

  • 宛肃城

    一作宛秀城。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黄河南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39积石军: “威胜军,在积石军西八十里宛肃城。”即“宛秀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