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壁山

石壁山

①一名龙山。又名甘山。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“锦屏山”条:“县西北二十里有石壁山,四围小山,相向如壁。”

②一名文山。在今安徽旌德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石壁山“在旌德县北二十里。峰峦对起,清溪中流,最奇绝”。《宋会要辑稿·兵一○·讨叛四》:北宋宣和三年(1121)二月,方腊起义军攻占旌德县,“二十七日,杨可世由泾县过石壁隘,斩首几三千级,复旌德县”。即此。

③在今浙江庆元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庆元县:石壁山“在县东十里。石笋凌空,为邑关阻”。

④在今福建松溪县南。明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3《山川》松溪县:石壁山“在县治之南挂榜山也,石壁峭立,高数十丈,下有龙潭”。

⑤在今江西彭泽县南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彭泽县:石壁山“有玉壶洞,高七尺,深三十丈,泉流不竭”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一》:石壁山“峰峦秀耸,形如削壁,水绕其下,四时不涸”。

⑥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,临鄱阳湖。《寰宇记》卷111南康军都昌县:石壁山“在县西南十一里。旁临清江,有石如壁”。南朝宋谢灵运尝居此。

⑦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宾州:石壁山在“州(治今新宾镇)东北二十里。其并峙者曰白羊山,旁有廖平岩,清胜奇绝,四围坚密如城郭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斗门磨沙

    一名瓦白果。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自治县西南。清雍正十年(1732)置斗门磨沙土千总。

  • 广州路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广州置,属江西行中书省。治所在南海、番禺二县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东至新丰、龙门、增城、东莞、深圳、宝安,北至佛冈、清远,西至三水、佛山、江门、台山,南至海。明洪武

  • 武县

    即西汉之骆县。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南,太罗河注之。水源上承树颓河,南流西转,径武县故城南。《十三州志》 曰,武县在善无县西南百五十里,北俗谓之太罗城。”

  • 界湖集

    即今山东沂南县治界湖镇。清道光 《沂水县志》 卷2: 界湖集 “距 (沂水县) 城七十里”。1940年后为沂南县治。

  • 淅川县

    ①北魏置,属淅川郡。治所在马蹬城 (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口水库中)。北周废。唐初复置,属淅州。贞观八年 (634) 废。五代梁复置,属邓州。元初废。明成化六年 (1470) 复置,属邓州。徙治今淅川县西

  • 新兴州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澂江路。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新兴州,汉新兴县。” 按,汉代在云南未设新兴县,元人误认为南朝建宁郡或南广郡的新兴县在今玉溪,因名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玉

  • 斌强县

    隋置,属信都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中南部。唐废。

  • 木兰河卫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正月置,治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大小榆谷

    又称二榆。为大、小二榆谷的合称。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、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。东汉时为羌族居地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章和元年(87),迷唐率诸羌入陇西塞,“迷唐不利,引还大、小榆谷”。古地区名。大榆谷、

  • 比水

    即沘水。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。《水经·比水注》:“比水又西, 澳水注之。水北出茈丘山,东流屈而南转, 又南入于比水。”即“沘水(1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