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睦州

睦州

①隋开皇八年 (588) 置,治所在长杨县 (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三十六里州衙坪)。九年 (589) 与长杨县徙治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。十七年 (597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治所在长阳县 (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)。八年 (625)废。

②隋仁寿三年 (603) 置,治所在新安县 (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威坪岛附近)。《元和志》 卷25睦州: “取 ‘俗阜人和,内外辑睦’ 为义。” 辖境相当今浙江淳安、桐庐二县地。大业三年 (607)改遂安郡,徙治雉山县 (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)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为睦州。七年(624) 改为东睦州,八年 (625) 复改睦州。万岁通天二年 (697) 移治建德县 (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建德、淳安、桐庐等市县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新定郡,乾元元年(758) 又复为睦州。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为严州。


(1)隋开皇八年(588年)置,治长杨县(唐改名长阳,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东部。十七年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八年废。(2)隋仁寿三年(603年)置,治新安县(大业初改雉山县,今浙江淳安县西南)。大业初改为遂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睦州。七年改为东睦州,八年复旧。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移治建德县(今浙江建德市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桐庐、建德、淳安等县市地。天宝、至德时曾改为新定郡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改名严州。北宋末方腊在此起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蒲姑

    殷、周间方国。又作亳姑或薄姑。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十五里 (寨郝镇北七里)。《书序》: “成王既践奄,将迁其君于蒲姑。” 西周初齐太公被封于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 齐地 “殷末有薄姑氏,皆为诸侯,国此

  • 良田市

    即今湖南郴县南六十里良田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有扈

    又称扈。古国名。在今陕西户县北。《尚书·序》:“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。”后为启所灭。其子孙以国为氏。

  • 舒蓼

    春秋时小国。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至庐江县东古龙舒城之间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四年(前613),“楚庄王立,子孔、潘崇将袭群舒,使公子燮与子仪守,而伐舒蓼”。古国名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

  • 礼社江

    ①即今云南南部之红河。元代以来称礼社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临安府:礼社江“在府西。源出大理府赵州之定西岭,流经楚雄府定边县,合阳江之水,为定边河;东南流经镇南州,为马龙河;又南经�&#

  • 齐乐郡

    ①南齐置,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熙平县。②南齐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(今四川眉山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丹棱、洪雅二县及眉山县西部地。北周明帝时改为齐乐

  • 消瘴堡

   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、大渡河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 消瘴堡 “在司南,与避瘴山相近。《志》 云: 司南抵大渡河,旧有文武、消瘴、香树、黑石、流沙等堡,为戍守处”。

  • 沱江驿

    唐置,属新繁县。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新繁镇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新繁县: 沱江驿 “以沱江为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十一年 (870),将军宋威援成都,败南诏于新都,“进军沱江驿,距成都三十里”。

  • 古里河卫

    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上源吉柳伊河上游一带。后废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。治今俄罗斯精奇里江上源吉柳伊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恒安镇

    北周废恒州为恒安镇,属朔州。隋属云内县。唐武德六年 (623) 于此置北恒州,七年 (624)州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