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睢阳县

睢阳县

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一里。西汉初属梁国,文帝时为梁国国都。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 景帝时,吴楚七国反,“梁孝王城守睢阳”,乱平,“广睢阳城七十里”。即此。北魏为梁郡治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为宋州治。十八年 (598)改为宋城县。大业初为梁郡治。唐为宋州治。北宋为应天府治,建为南京。金承安五年 (1200) 复为睢阳县,为归德府治。南宋绍定元年 (1228) 改为宋城县。元复为睢阳县,仍为归德府治。明洪武初废。

②南朝宋大明八年 (464) 改寿春县置,为南梁郡治。治所即今安徽寿县。北魏改为寿春县。

③北魏改睢陵县置,为济阳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。后为济阴郡治。北齐改为池南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南。为砀郡治。以在睢水之阳得名。汉、晋为梁国治。西汉景帝时,吴楚七国之乱,梁孝王守睢阳拒之。乱平,“广睢阳城七十里”(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)。北朝为梁郡治。隋开皇初属亳州。十八年(598年)改名宋城县,金承安五年(1200年)复旧,为归德府治。明洪武初省入归德州。(2)南朝宋大明八年(464年)改寿春县置,治今安徽省寿县。属南梁郡。北魏复改寿春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扶其县

    一作扶淇县。北魏永安中置,属东武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扶淇水“出(东武县,今诸城市)西南常山,东北流注潍”。县以扶淇水为名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永安中置,治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北。

  • 洺州

    北周宣政元年 (578) 置,治所在永年县(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)。以洺水为名。隋大业初改为武安郡。唐武德初复名洺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、鸡泽、永年、曲周、丘县、肥乡、武安等市县地。天宝元年 (74

  • 博兴州

    元初升博兴县置,属益都路。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县。元初升博兴县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。辖境相当今博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县。

  • 侯溪镇

    北宋置,属永川县。在今四川永川市 (永昌镇)。

  • 元谋猿人遗址

    在今云南元谋县城东南十四里大那乌村东。1965处5月在这里一座高约4米的山丘中发现两颗青年男性个体的上内侧门齿化石。经古地磁法测定,元谋猿人的年代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万年左右,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猿人化石

  • 龙光寺

    在今湖北房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6房州:龙光寺“在州治南。即卢陵王故宫”。

  • 西狭颂磨崖

    俗称黄龙碑。在今甘肃成县西二十里鱼窍峡中天井山下。刻于东汉建宁四年(171)。碑高2.2米,宽3.4米,正文阴刻二十行三百八十五字,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率众开天井道政绩。左下10米有汉隶摩崖,俗称桃花碑。

  • 板场铺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板场。

  • 浚 (濬) 源山

   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婺源县: 浚源山 “在县西南百里,高二百十仞。亦名游山。接乐平及浮梁县界。有浚源水,溉田三十余顷,南流合杭溪水,入乐平界”。

  • 牛市口

    亦名得胜场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牛市口。清嘉庆《华阳国志》卷6:得胜场“即牛市口,治东五里”。区片名。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部。原华阳县德胜场耕牛集市,故名。1936年划入成都市区。有商业和农副产品市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