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城
南北朝时蒲山国(皮山国)都城。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“蒲山国,故皮山国也,居皮城,在于阗南。”
南北朝时蒲山国(皮山国)都城。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“蒲山国,故皮山国也,居皮城,在于阗南。”
在今广西合浦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2廉州府:还珠亭“在府城东。汉孟尝守合浦,去珠复还,后人慕其廉,建亭以表之”。
即今江西湖口县南流芳乡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刘家市“在湖口县南四十里。商旅居民极为繁盛。都昌、湖口二县俱贸易于此”。
明洪武六年 (1373) 分保宁县置,属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。清雍正五年(1727) 废威州入保县,移县治故威州城 (今四川汶川县),属茂州。嘉庆六年 (1801) 废。古县名。明洪
即今四川巫山县西之大溪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鸟飞)水出天门郡溇中县界,北流径建平郡沙渠县南,又北流径巫县南,西北历山道三百七十里,注于江,谓之鸟飞口。”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一》 云此水为大溪河,发源
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宿州: 埇桥在 “州北二十五里。亦名符离桥,今名永济桥,跨汴水上。《舆地记》: 隋氏凿汴以来,徐州南控埇桥,经扼汴路,故其镇尤重”。埇桥在今宿州市。
在今陕西略阳县北。《宋史·王全斌传》:乾德二年 (964),“率兵拔乾渠渡,万仞、燕子二砦,遂下兴州”。
亦作洪家集。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洪集镇。清乾隆 《六安州志》 卷3: 洪家集在 “州西南七十里”。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大峪山下。明十三陵之一,在昭陵北一里。明神宗朱翊钧之陵。主要地面建筑毁于兵火,今仅存明楼与宝城顶。地宫位于明楼正后部,由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中五个殿组成。整个宫殿顶皆用石起券,呈拱形,
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瓦屑镇。清光绪《南汇县志》卷1:瓦屑墩镇在“邑西北三十里。昔张氏聚族于此。嘉靖间倭人寇毁张氏居,积瓦砾成墩,故名”。
亦名犬丘。春秋时卫邑。战国时属魏。在今山东曹县北句阳店。《春秋》: 隐公八年 (前715),“宋公、卫侯遇于垂”。杜注: “济阴句阳县东北有垂亭。”一说在今鄄城县东南十五里。古邑名。春秋卫邑。战国属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