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百泉

百泉
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四里百泉庄。因多泉而名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:百泉“平地涌出,不可胜数,大者有三:一曰原泉,清深澈底;一曰黄泉,流沙浑漫;一曰响泉,其声似闸。然广宽俱不过丈许”。

②又名百门泉、搠刀泉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里苏门山。《左传》:定公四年(前506),晋人“又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”。即此。

③亦名百泉沟。在今甘肃泾川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泾州:百泉,“泉眼极多, 四时不涸,州人引以溉田, 其下流入于泾河”。乾隆《泾州志》上卷:“泉清不甘,林木茂密,为泾之一胜。”


(1)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。春秋晋人曾于此败郑师及范氏之师。(2)景点名。(1)在河北省邢台市郊。因平地出泉无数而得名。有百泉坑、葫芦套、银沙泉、达活泉、紫金泉等15泉,面积达20余平方千米。分布于太行山东麓、京广铁路两侧,形成了“环邢皆泉”的天然佳胜。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曾在此引泉筑渠,灌溉田园。泉区历代建筑多以泉名。已辟为森林公园。(2)在河南省辉县市区西北2.5千米苏门山南麓。因泉眼众多,故名。著名的有搠刀泉、涌金泉、喷玉泉等。泉水清澈,水涌如珠,缕缕浮起,犹如珍珠脱线,泉水汇成百亩巨涵,碧波粼粼,与苏门山相映生辉。据文献记载,百泉之名,商周已有。《左传》定公十四年(前496年):晋“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”,即此。此后历代续有开拓,泉水注入卫水,故有卫源之称。隋代在此始建卫源庙,以后续建殿阁亭台,水榭石桥,成为旅游胜地。历代不少文人学士在此隐居,留有许多遗迹。其中以晋人孙登隐居处啸台、宋代理学家邵雍故址安乐窝、元人耶律楚材住地梅溪、明人彭了凡葬地饿夫墓及邵雍、许衡和孙奇逢等人讲学的百泉书院最为著名。

辉 县 百 泉


猜你喜欢

  • 姜堰

    即今江苏姜堰市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绍兴四年 (1134),诏毁 “泰州姜堰……务要不通敌船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泰州: 姜堰 “在天目山前,濒运河。北至西溪,通运盐以达上河”。古水利工程名。

  • 松阳

    战国楚地。在今安徽枞阳县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 自鄂往, “逾江, 庚彭, 庚松易”。 松易, 即松阳。西汉置枞阳县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即今安徽省枞阳县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自鄂往,“逾江

  • 焉支县

    十六国前凉置,属武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红山窑乡高古城。北魏改名燕支县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前凉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高古城。属武兴郡。北魏时属番和郡。后改燕支县。

  • 宣化站

    元置,为水站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蕨溪镇北宣化坝。《永乐大典》 卷1942站赤: 叙州等处蛮夷宣抚司所辖水站有宣化站。

  • 三堂街

    又名三塘街。即今湖南桃江县西北四十五里三堂街镇。清同治《益阳县志》卷3市镇:三堂街在“治西百二十里。有汛”。昔有胡、周、李三姓宗族祠堂,故名。

  • 绵 (緜) 曼县

    西汉置,属真定国。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。东汉废。《后汉书·耿纯传》: 建武初,真定王刘扬 “与绵曼贼交通”,遣耿纯以计诛之。李贤注: 绵曼 “故城在今恒州石邑县 (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) 西北,俗音讹

  • 外秦淮河

    指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经中华门、水西门段护城河。自五代杨吴筑金陵府城时,将秦淮河一段圈入城内,并在河水入城口通济门始, 另开河道为城河,将淮水(秦淮河)一分为二,秦淮河始有内外之分。至水西门,内、外秦淮

  • 圭屿

    又名龟屿、鸡屿。即今福建厦门市西鸡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海澄县“云盖山”条下:圭屿“在海澄县东海中央,状如龟浮水面,俗呼龟屿。亦曰鸡屿”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圭屿,“天启二年,红夷(荷兰)巨舰

  • 孟养土司

    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以云远府改置为孟养府,后为麓川思氏所并。三十五年 (1402) 得其地仍称府。永乐二年 (1404) 改置为孟养军民宣慰使司。治今缅甸孟养。正统十三年 (1448) 又为麓

  • 福山卫

    又作福三卫。明永乐三年 (1405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普耳萨西北。后废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置,治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左岸普耳萨西北斐森屯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