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望山
在今北京市海淀东北。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4:青龙桥“其北斜界百望山,是山丛丛磈,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,故曰百望”。清初改名望儿山。
在今北京市海淀东北。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4:青龙桥“其北斜界百望山,是山丛丛磈,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,故曰百望”。清初改名望儿山。
在今广西西林县东皿帖村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:皿铁隘“在西林县西一百里。路最险要,外通云南广南府”。
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砀山县:龙扒沟在“县东南三十里。旧通汴水。明嘉靖三十八年淤。创开一派,由城东南二十五里冲三龙口”。
①《尚书·禹贡》 扬州:“三江既入,震泽底定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 扬州: “其川三江。”汉以后各家解释不一:(1)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以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为南江,安徽芜湖市至江苏宜兴市间长江通太湖的青弋
即今山西阳城县西南析城山。最高峰海拔1951米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底柱、析城,至于王屋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河东郡濩泽县: “ 《禹贡》 析城山在西南。” 《水经·沁水注》: 上涧水 “南历析城
即噶大克。今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东南噶尔雅沙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2: “阿里宗城一名堆噶尔,今为边商总汇之区。”
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斗塘隘“在庐陵县西北九十里,地界安福、吉水,兼通袁州府及新喻县”。
一名起龙山。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郡高成县: “洈山,洈水所出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 起龙山 “在松滋县西南八十里。古名洈山,山腰有轿儿岩,山有田宜稻,旁有池曰黑龙,资以灌溉
唐贞观九年 (635) 置,属林州。寄治驩州之南境 (今越南义静省境)。后废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改黑水厅置,为黑龙江省治。治所在齐齐哈尔(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、龙江、富裕、林甸、依安、甘南等市县地。1913年降为龙江县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果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朗池县: “以临古朗池为名。” 天宝初属南充郡,乾元初复属果州。宝应元年 (762) 属蓬州,贞元元年 (785) 移于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