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道

白道

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通武川大道。自古为河套东北地区通往阴山以北的交通要道。北魏末年,破六韩拔陵曾扼守于此,屡破魏军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芒干水(按:即今大黑河)又西南径白道南谷口,有城在右,萦带长城,背山面泽,谓之白道城。自城北出有高阪,谓之白道岭。”白道城当即今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古城。


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。为阴山南北重要通道之一。因当路千余步土白如石灰色,故名。北魏时南谷口有白道城,城北有白道岭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泰常四年(419年),“西巡至云中,逾白道”,即此。正光五年(524年),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起义,扼守于此,屡破魏军。北齐天保六年(555年),文宣帝征柔然,出此追击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嵩岭

    又作长岭、天门岭。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,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之张广才岭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8敦化县: 嵩岭 “俗名张广才岭,嘉庆年间改今名。在县城西北一百八十里,即吉林东之长岭也。南接英 (额)

  • 云盖山

    ①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海澄县:云盖山“在县东南,有石室,容数百人。岩岭巉峻,云气尝覆其顶”,故名。②在今湖南长沙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:云盖山“峰峦秀丽,望之如盖。亦

  • 北神堰

    在今江苏淮安市北五里古邗沟入淮处。古邗沟水高于淮水,故立堰以防其泄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),“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,阻北神堰,不得渡;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,遣使行视,还言地形不便,计

  • 静宁县

    ①1913年降静宁州置,属甘肃泾原道。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②1940年冬晋绥边区由静乐县析置,治杜家村(今山西静乐县东北杜家村镇)。1945年9月撤销,并入静乐县。(1)旧县名。

  • 板泉堐

    即今山东莒南县西南三十里板泉镇。旧属兰山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兰山县 (今临沂市) 东北有板泉堐。

  • 绥州

    ①西魏废帝元年 (552) 置,治所在安宁郡安宁县 (今陕西绥德县东南五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绥德、清涧、子长、子洲、米脂、佳县、吴堡等县及横山县东部、榆林市南部地。隋大业元年 (605)改为上州,三

  • 七里湾桥

   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北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1双流县:七里湾桥“在县东十三里。省南冲衢。西源金花堰,东合簇桥河。乾隆六年修。俗名小金花桥”。

  • ?城郡

    亦作傥城郡。 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晋昌郡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龙亭县 (今陕西洋县东十八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

  • 龙泉江

    又名遂江。在今江西遂川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遂江“在龙泉县东南。亦曰龙泉江。其上流为左、右二溪,合流绕城东下,会洁溪、雩溪诸水,又东北入万安县界。凡历八十四滩,至县西注于赣江”。

  • 洪沾洲

   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龙阳县 “小江镇” 条下: 洪沾洲 “亦曰洪沾口,自巴陵至常德渡洞庭湖,此为必经之地。有洪沾哨兵巡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