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沙涡
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三十里。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:南宋绍兴十年(1140),金军围顺昌城,云“韩将军在白龙涡下寨,距城三十里”,刘錡夜遣千余兵击之,颇杀敌众。
②在今河南宁陵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元年(756),张巡守雍丘,“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,巡夜袭击,大破之”。
在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。唐至德元载(756年),张巡袭安禄山将令狐潮于此。
①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三十里。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:南宋绍兴十年(1140),金军围顺昌城,云“韩将军在白龙涡下寨,距城三十里”,刘錡夜遣千余兵击之,颇杀敌众。
②在今河南宁陵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元年(756),张巡守雍丘,“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,巡夜袭击,大破之”。
在今河南省宁陵县西北。唐至德元载(756年),张巡袭安禄山将令狐潮于此。
辽众部族军司,治所在河董城(今蒙古国东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北岸)。辖地相当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。后废。
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大旺安抚司: 野猫关,“ 《志》 云: 在司境剌若洞路口”。
即今四川犍为县北石溪镇。清嘉庆《犍为县志》卷2:石板溪场在“县北四十里。通乐山”。
亦作亦思弗罕、伊思把罕。即今伊朗德黑兰南伊斯法罕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亦思法杭”。
清置,属天津县。在今天津市北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1949年5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新正、耀县、宜君等县析置,治马栏镇(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栏镇)。同年9月撤销,并入栒邑、耀县、宜君、黄陵四县。旧县名。1949年5月由陕西省新正、耀县、宜君等县析置,治今
在今浙江云和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云和县: 垟头岩 “在县西十八里,高千余仞”。
①即古卢龙山。在今河北迁西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乌龙山“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。古卢龙山也。卢龙塞当在其地”。杨守敬《水经注疏》谓卢龙塞即“今潘家口”。②一名乌山。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八里。宋《
一名挠沟。在今湖北襄樊市北。《南齐书·崔慧景传》: 北魏军围邓城,“慧景南出过闹沟,军人蹈藉,桥皆断坏,虏军夹路射之,军主傅法宪见杀,赴沟死者相枕。山阳取襖杖填沟,乘之得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襄阳
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寺侧、剑池之西。唐荡摅 《云溪友议》 卷中 “谭生剌” 条云: “真娘者,吴国之佳人也。时人比于苏小小,死葬吴宫之侧。行客感其华丽,竞为诗题于墓树。” 唐谭铢题诗曰: “何事世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