畲坑墟
即今广东梅县西南之畲江镇。清光绪 《嘉应州志》 卷4: 畲坑堡在 “城西南八十里。有畲坑墟汛,西界兴宁县”。
即今广东梅县西南之畲江镇。清光绪 《嘉应州志》 卷4: 畲坑堡在 “城西南八十里。有畲坑墟汛,西界兴宁县”。
西汉筑,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8虔州大庾县引《南康记》云:“前汉南越不宾,遣监军庾姓者讨之,筑城于此,因以为名。”隋开皇十年(590)置为大庾县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大庾故城,“《县志》
又名正阳镇。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颍河入淮之口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正阳镇,“《县志》:正阳镇即古颍口,亦谓之西正阳。以寿州亦有正阳镇在东也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颍上县东南淮河西岸,即古颍口。隔淮与寿
清康熙四年(1665)改镇守辽东等处将军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。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改设奉天省,治所在奉天府 (今辽宁沈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 (旧柳边西北地除外) 和内蒙古哲里木盟部分及吉林西
即平虏砦。今河北肃宁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肃宁县:“宋雍宁三年置平卤砦,淳化初改平卤城。景德二年又改为肃宁城。”
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太平县: 蓝津关 “在县东北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太平厅》: 蓝津关 “在厅东三十里。旧名滩津关。四山环阻,中通鸟道,为要害地”。
即今广东平远县(大柘镇)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91平远县:大柘乡在“城(今仁居镇)东南八十里”。1954年平远县由仁居镇迁治于此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6) 改江州置,治所在宜昌县 (今湖北宜昌县西北)。大业初废。
隋置,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河南郡宜阳县: “有福昌宫。”唐福昌县即以此宫为名。
①西汉宣帝时改茂陵邑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九里南位乡茂林村。西晋省入始平县。②南朝宋大明间置,属扶风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三十里。西魏属黄原郡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古县名。(
即今四川安县西之茶坪河,为安昌河支流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龙安县: “云门堰决茶川水溉田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52石泉军: 茶川水 “在龙安县南六十五里。《括地志》 云: 西岸出茶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