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二》: “昌乐县东南方山之东,亦有黄草关。今名……小岩口。”②在今山东五莲县东,九仙山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诸城县 “九仙山” 条: “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
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)置,属贵州布政司。治所在平越卫(清改平越县, 即今贵州福泉县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凯里市及黄平、福泉、瓮安、湄潭、余庆等县地。清嘉庆三年(1798)改为平越州。明万历二十九年(1
即岳池水。今四川岳池、武胜二县境之街子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138岳池县: “蒙溪水一名岳池水,在县东北五十里。源出岳安山,东流至故县镇西。本是思岳池,因以名县焉。”
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六十里榕津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平乐县: 榕津渡,“ 《志》 云: 榕津接富川、贺县界,为往来之要隘”。
①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二》: 棠阴镇 “在鄱阳县西七十五里立德乡。其地当鄱阳县下驿津。明置巡司,本朝雍正四年裁”。②即今江西宜黄县东南二十里棠阴镇。清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置巡
即今安徽蚌埠市东长淮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凤阳县:“西北有长淮关,洪武六年置长淮卫于此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府:“长淮关在府西北三十里,地名粉团州,长淮卫置于此。”
清初改散毛宣抚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。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来凤县。清初置,治今湖北省来凤县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改置为来凤县。
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六十里丰乐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钟祥县:丰乐水,“《志》云,丰乐河为郡城津渡要口。常议设兵巡戍。嘉靖十八年车驾南巡以及回銮皆常驻于此”。清设巡司于此。
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南龙都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上元县:“龙都镇在城南四十里。”集镇名。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部、句容河南岸。属湖熟镇。人口 1200。原龙都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以其地多泉井,宋设泉都市
唐方镇名。乾元二年 (759) 置,治所在陕州 (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市,陕县、灵宝、卢氏,山西平陆、芮城及陕西华县、华阴、潼关等县市地。上元元年 (760)改为陕西节度。